2021年高考地理全国卷注重关键能力考查提升学生作答获得感
2021年高考地理全国卷注重关键能力考查提升学生作答获得感
&s山东地理高考北京6月9日电 “2021年高考地理命题以稳为主,充分考虑教情和学情,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难度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近些年的特点,给学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进一步提升学生作答的获得感,有利于学生稳定心态,发挥水平。”根据高考考试安排,地理科目考试在8日进行。对于地理试卷的主要命题思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进行了解读。
命题专家表示,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彰显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
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出,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精准扶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等素材,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引导。
首先,讲好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试题精选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
例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3题,以无人机服务新疆棉花生产这一典型科技兴农案例,展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水平、农民劳动收益与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
其次,展现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坚定理想信念。试题依托脱贫攻坚伟大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展现多种扶贫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消除贫困、拒绝返贫的重大意义。
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温室大棚原理高考地理3题,以京九铁路和昌赣高铁建设过程中2次“绕弯”苏区模范县江西兴国为案例,体现在关怀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仅实现了脱贫攻坚任务,而且弘扬了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增强民族精神。
据了解,今年的地理试题既有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也有复杂的学习探索情境,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学科的基本规律与原理、科学的思维范式与方法,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最终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得出新结论,展现学科素养。考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
地理高考总结,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评价。试题重视对地理过程与地理联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运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推理,着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学“尺度-结构-时间-过程-机理”这一逻辑思维脉络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9-11题,考查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思考地貌发育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机理;全国甲卷第题,考查祁连山山麓的地貌、沉积物组成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学会从时间空间、内部外部的角度思考地理问题。
第二,凸显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甄别。试题通过拓宽材料的来源,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问题解决路径的差异性、答案的多样性等方面,探索和尝试开放性试题的设问视角,通过搭建多维度创新展示平台,克服封闭式设问和k2地理高考提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
例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题,以某品牌在江苏昆山市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为案例,要求分析其上海因素,需要学生正确看待区际分工和区域联系,正确认识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域的关系;全国乙卷第题第(山东高考地理难度)问,以巢湖西岸圩田区从种植庄稼转变为发展水产业的情境为案例,呈现人湖关系协调发展的方案,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开放思路和视角,思考我国平原地区不同阶段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值得的是,今年地理试题选取的考查内容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立足学科内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加强对体美劳的教育引导。
一是深化基础性内涵,夯实发展基础。试题进一步完善基础性考查方法,围绕学生比较熟悉的主干知识提供材料,情境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基础性并不是对单一知识点的机械重复和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综合运用。
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7-8题,以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为案例,全国乙卷第7-8题以城郊相对湿度的时空差异为案例,考查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理解,引导学生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试题引导学生的点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做题”转向“做人做事”的素养提升。
二是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全面发展。试题通过选取生产实践场景设计典型任务,要求学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到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锤炼意志、提高本领。
例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题围绕巢湖流域圩田的开发与利用,设计了4个逻辑严密的递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湖泊、河流、圩田的时空变化,不论是早期围垦河湖滩地满足更多的粮食需求,还是后期圩区功能的改变,都需要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努力奋斗,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试题引导学生培育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认同劳动的崇高和伟大,鼓励学生坚持以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山东地理高考,围绕北京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高考改革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以及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享。…
编者按:2021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起正式拉开大幕。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实行“3+1+2”模式。…
相关文章
- 高考捡漏王8分被9大学录取网友谁家的孩子这么幸运
- 异军突起新高考改革实施地理生物竟成高中选科新宠
- 2014华东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17高考地理答案)
- 2017高考地理答案河北(高考地理大题必背)
- 以后就可以关火天津高考地理
- 因为里面涉及到材质的耗损
- 贵州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地理知识考点)
- 让人难忘的文综题鬼畜高考文综题让人哭笑不得
- 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平顶山高考地理)
- 新高考考哪些科目-2022年高考各科分数满分多少
- 高考各科满分是多少高考怎样提升成绩
- 2019高考文综全国Ⅰ卷地理试卷解析
- 学好地理只需要这几个硬核地理公众号
- 高考地理基础到一定不能再出错的知识点
- 直击新高考地理题挺人文生物题
- 2019年上海高考地理试卷预测
- 高考地理绝对会考到的8个重要国家全部要点都在这里
- 全面解析日本核污水排放高考地理中的热点问题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
- 高考地理答题公式建议家长为孩子收藏一份考试地理不愁了
- 高考地理2021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知识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