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发挥高考真题的四个作用
地理发挥高考真题的四个作用
高三地理复习在使用真题过程中,应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提升教学理念、落实课标要求、强化地理思维和重视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的目标是从学科育人价值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能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五育融合”,形成地理素养。教师应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感知地理空间、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等多种能力,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科需求。
一是彰显学科育人价值。近年来,高考真题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包括建党百年、精准扶贫、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和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等情境话题,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教学应当体现时代特征,教师要积极现实和社会热点,顺应新时代发展,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辉煌成就融入地理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使命感。地理教学需要精选情境材料,选择学生感兴趣并能理解的内容,把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地理事物与现象,通过引人入胜的情境加以展现。对情境包括的信息深入挖掘和提取,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意义,自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科育人价值。
二是强学评一体化。高考地理真题依据“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与学的过程—学习评价”的链条,突出教学评的一致性,坚持能力与价值观并重。高考复习要基于学习诊断,重视学习状况、答题技能和试题难度,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鼓励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了强化教学评的实际效果,可以通过深入研读高考真题,强化自命题能力,按照坚持全面模拟、精准诊断和明确评价方向的原则,强化教学评一体化的训练。
高考地理真题依据课程标准,以地理主干知识考查为主导,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包括学科不同内容相关联和跨学科之间的关联等。据此,教师需要依据课标要求,理解和熟知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兼顾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通过多角度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
在考前三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按照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要求,选择代表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反映地理基本规律和体现学科主干知识的高考真题,采取进阶型复习策略。江苏地理高考试卷轮复习突出知识内容的覆盖面或广度,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考查;第二轮复习重点是体现学科内容的综合或深度,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第三轮复习重点凸显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力求学以致用,同时降低题目难度,树立应考信心。三轮复习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以达到有效诊断、及时查漏、引导复习和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
高三学生对地理学科结构体系的建构已基本完成,各种认知能力不断完善,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高考地理真题结合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水平的检验,尤其是考查学生时空要素综合的思辨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强化对学生地理思维的训练。
一是提升地理思维能力。高考真题是对学生的能力性认知进行考查。学生对记忆性知识的掌握较为容易,而逻辑思维能力性认知存在不同程度欠缺,应当依靠不断训练而形成。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是指能够准确且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地理思维方法的能力,掌握该能力是高三学生必备要求之一。教学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培养要坚持“四个引导”,即:基于真实情境的构建和具有层次的设问,引导学生有效地展示利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树立人地协调观;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训练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获取必要地理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引导学生从地理条件入手,训练阐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地理语言表述能力。引导学生围绕对地理过程的探究,训练学生的地理实践和地理思维等能力。
二是加强“三性”试题训练。高考真题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地理高考知识点)特点日趋明显,在全卷中占有较大比例,如北京卷突出体现“三性”试题可达7%以上。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渐减少对固定不变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探究能力,加强回答问题的开放性练习,鼓励学生训练思维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以考促学的角度出发,“三性”题目难度不宜过大,旨在从心理上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三是探索不同设问方法。高考真题的设问不断创新,通过类型丰富的地理图像、不同文字材料的组合和多角度的设问形式,检测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基础和地理思维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地理过程的思维链,通过以因求果或由果溯因,使学生能完整地分析与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教师还可以设计层层深入的地理设问,凸显对学生关键能力特别是地理思维过程和思维水平的考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探讨。
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无论是地理学科内还是跨学科综合,高考真题都注重实践活动设计。其中,选择题以观察和原理解释为主,非选择题通过活动设计考查原理应用和成因分析等。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探讨实践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从实践实习活动中发现地理问题,进而培养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野外实践为情境,可以细化具体任务,通过任务启发学生通过探究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明确探究重点,描述区域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教师以此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表现,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相关文章
- 避免导致面部刺激
- 浙江高考地理试卷2023年真题详细内容考后发布-2023浙江地理
- 2022多地高考状元已出炉云南占据高分7让人羡慕不已
- 2018江苏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十高频考点
- 神州十一号成功发射带来的潜在高考考点
-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赶紧收藏自然地理和特征描述类答题思路汇总
- 高考地理常识记住窍门地理轻松过【今年高考地理难吗】
- 2019年高考热点问题探究-倒春寒专题
- 2017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及参4
- 【高考地理技巧】2019天津高考地理试题及参
- 2017高考地理答案-卷【d高考地理】
- 【高考地理选择题】关于河流要补充的几个重要考点
- 熟悉2022年高考(北京2016高考地理)试卷(语文数学英语)真题及答案
- 北京发布高考时间安排权威发布
- 高考地理平顶山高考地理平顶山是什么
- 地理中考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地理专题复习学案推荐资料
- 2023江苏新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真题解析(高考地理)
- 江苏高考地理试卷2023年真题详细内容考后发布-2023江苏地理
- 要是长时间的生吃鸡蛋对于健康是有隐患的
- 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红木流通专业委员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