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复习必须理清的十大概念
2013高考地理复习必须理清的十大概念
为方便广大高三生顺利进行高考复习,专家整理出高考地理必须理清的十大概念,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1、时间、时刻、时段、时区、2017高考全国二卷地理和地方时:时间即时段又叫时间间隔,指时间的久暂,通常是用开始和终了的时刻来表示;时刻是指时间的迟早即时段图像中的某一点,时刻因适用经度的不同分地方时和标准时(高考地理总分);地方时是地球自转的效应,为克服其在使用中的诸多不便,人类建立了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前者指空间,后者指时刻。
2、断流、季节河和时令河:断流是河流缺水最明显的标志,有自然原因如塔里木河一二月份断流,也有人为原因如黄河从断流到续流;季节性积水的河流叫季节河,也叫时令河。好比时令病就是指一定季节流行的病。
3、理论时区和现实时区:某一种标准时适用的地区范围叫时区,分理论时区和现实时区,理论时区是按经度把全球分成24区,每区跨经度15度,各区中央经线的整倍数分别为各区统一使用的时间,每一个时区的空间范围很严格;现实时区指某标准时适用的范围突破了理论时区的局限,如中国统一使用东八区的区时。
4、径流、径流量和流量:径流指大气降水除去损耗后沿地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按径流途径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按形成的水源条件可分为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径流量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有年径流量、月径流量、日径流量等;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流体积,单位为每秒立方米,是反映径流资源和水库水量变化的基本指标。
5、降水、降雨和降水量: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其中的雨水部分叫降雨;降水量指一定时段内,降入到平地上未经渗漏、蒸发、流失的降水所积成的水层深度(高考地理覆膜)单位为毫米。
6、阵风、盛行风和焚风:阵风指短时间内风向变动不定,风速强弱变化剧烈的风;盛行风即某一时期广泛流行某一种风向的风如季风,也叫主导风;焚风指沿山坡向下吹的热而干的风,空气比较干燥,受其影响易发生森林火灾。
7、冲积平原、三角洲和冲积扇:冲积平原指河流携带泥沙进入低平地区堆积而成的平原;由三角洲发展而成的平原叫三角洲平原,常位于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地区;山地河流出口处的扇形堆积地貌为冲积扇。
8、地形、地势和地质构造:地形指地表形态,一般看作地貌的同义词,表现为五种不同的地形种类;地势为地表起伏大势,如我国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质构造指地壳及组成它的地质体(北京高考地理2016)的空间展布和形态特征,如褶皱、断层。
9、汛期和凌讯:汛期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川积雪融化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现象,因发生时期及原因不同,可分为春汛、伏讯、秋讯、凌讯等。凌讯比较特殊,一般出现在化冻期,河道里的冰凌对水流的阻力作用而引起的涨水现象,常发生在温带从纬度较低流向较高的河段上。
10、阴历、阳历和阴阳历:阴历是根据朔望月的长度安排历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阳历根据回归年的长度安排历年,平年5天,闰年6天,原则上大月天,小月30天,平均历月为回归年的十二分之一,其季节含义较明显;阴阳历其性质介于阴历和阳历之间,我国的农历(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是一种阴阳历。
教育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要动线高清组图:北影三试放榜直击现场“美女ST…
相关文章
- 2021高考试题分析地理新疆棉入题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017全国高考地理试卷】2024高考-地理过程解题技巧突破十类中学地理简答题考点
- 都要有好产品好功效
- 2023年高考地理试卷及详解揭晓
- 2016海南高考试题地理(地理高考套话)
- 高三地理不好怎么提高有什么方法
- 能源热点话题高考这样考
- 高考地理意义影响类答题模板背会就能涨分
- 浙江2022高考地理真题及参汇总已公布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人手一份尖子生都在用
- 在这里可以淘洗黄金拥抱金砖体验矿工生活
- 粽子天然又健康地理高考
- 2023年香港高考放榜带你了解香港DSE又称香港高考
- 高考志愿填报大型工具书和必备资料库领航2019年版近日起发行
- 2014安徽大学录取分数线(2017天津地理高考答案)
- 岗位职责1负责进行公司市场战略规划
- 人教版高中地理考点全解析涵盖所有考点内容期末复习必看
- 精彩回顾纪念恢复高考周年系列文章
- 【高考地理洋流】高中地理18个常考易错小微专题知识总结(k22高考试卷地理)抓紧学起来
- 莲童们或大胆自信地分享自己的生命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