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从2019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Ⅰ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阶
收藏从2019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Ⅰ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阶
2019年地理高考全面贯彻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和任务,起到了导向教学、倒逼教改的作用。因此,地理课程教学应当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注重素养培育的进阶,创新人地协调观,提升综合思维,权衡区域认知,加强地理实践力的应用,实现地理教学的减负增效。
在我国地理高考的三大功能中,导向教学功能,对学校地理课程及其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深入分析地理高考态势,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当前地理课改与考改,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1,本文就此分析2019年高考世界地理Ⅰ,供广大师生地理教学参考。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属于观念形态的素养,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地理高考知识点文明教育是我国新时代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而这一重任明显主要落在地理课程中,也成为地理高考人地协调观的显要体现(江苏高考地理答案)。
如表1所示,如果非选择题也算题组,那么今年8个题组中,显性考查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题组有5个,覆盖率达%,计算分值,直接考查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共40分,占比40%。问题情境覆盖了人地协调观所有表现,各种表现配置比较平衡。
自然环境对人的响是辩证的。首先,应当全面分析和评价人地关系。国土辽阔且自然环境差异大,既可能拓展汽车市场的品种细分,也可能阻碍各种产品的规模供给,可作为我国产品“走出去”之前的市场预测参考。其次,应当系统分析和评价人地关系。旅游目的地与住宿地或客源地之间具有关联性,距离太远,旅游成本高,市场小;距离太近,旅游滞留时间短,收益少。在高速交通快速普及的我国,市场营销的难点正从旅游交通转向留宿吸引问题。第三,应当动态分析和评价人地关系。在不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是不同的,无论是产业选择或交通选线,自然条件不变,而自然条件所起的作用在改变,可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条件调研参考。
人对自然环境的响存在后果链。首先,环境响评价应当考虑空间上的后果链。一地污染的缓解可能引发另一地污染的扩展,环境治理必须注意区域之间的关联。其次,环境响评价还应当考虑事物、领域之间的后果链。水系的沟通或阻隔,后果不但有水系和水文方面的,还有与水系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如浙江高考地理系统,包括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入侵等。
人地关系的协调要以创新观念为指导。所谓环境的整治或修复,并非完全退回污染环境或退化环境之前的原样,而应当与时俱进地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大势,创新人地协调的目标、方向、内容和方式。协调人地关系,整治环境,从来不是“头痛头,脚痛脚”所能奏效的,既要考虑必要性,也要考虑可行性。既要考虑环境(浙江高考地理卷)效益,也要考虑经济、社会效益。村级经济由县、镇统筹,还要考虑到各村收益一定的均衡性。林区采伐与木材加工业的去产能,还要考虑林区替代经济与转岗再就业。协调人地关系绝不是消极保护自然环境,更不是维护低水平的生态系统或生态平衡,而是要让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一起改善,要在开发中求保护,要在保护中求开发。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将古镇场馆观光旅游转变为古镇休闲体验游,就是人地关系协调的转型升级。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属于能力形态的素养,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整合。学校教育的各门课程,都提出了思维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只有地理课程基于跨文、理两大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而提出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涵盖了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并将高考易错地理者结合起来(上海高考地理2013)。
如表2所示,7个题组都有较多的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考点,考查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典型分值,高达分,说明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确实是理解地理问题情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普适性关键。
地理要素两两综合要选准相关要素,并开阔要素综合思路,向多要素综2014江苏高考地理“村村冒烟”模式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做法,往往只考虑第二产业与当地资源的浅表开发,或只考虑投资方或市场的要求,主要考虑小规模的经济效益。而当市场竞争激化,生态环境破坏,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出现,这种模式就不可持续了,应当向多种资源优化配置的多要素综合,乃至高一级区域统筹综合引导思维的进阶。河流冲淤是常见的考点,要素综合要准确选择相应的水文特征,再综合考虑地质地貌等因素。
利用综合性强的地理问题情境,将思维素养提升到高水平综合。汽车产业具有综合性,布局因素要整合区域各要素,区域响也是综合性的,但如果只从区域经济角度来考虑,则要剔除非经济因素,如就业、居民消费水平等社会因素。汽车市场细分的原因要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不能停留在要素的两两综合的水平上。汽车生产成本问题,除了考虑客观外部条件之外,还要考虑汽车行业主观自身的生产组织方式,即规模、集聚等因素,所以也不是要素两两综合所能解决的问题。区位问题,必须引导思维进阶,向多要素、向区域整体提升思维素养。类似的综合思维进阶问题还有旅游目的地留宿、水利工程环境响等。
分清地理情境演变过程的各个阶段,利用主导问题与主导因素,引导时空结合的综合思维。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随着时空情境的演变,思维的路线和结论都会发生质的变化,这类地理问题情境有利于打破时空情境固化的要素综合思维定势,培育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板块相向运动造成地质学上的“地中海”演变为内陆湖泊的过程,结合全球气候的演变,不同阶段的水文变化方向截然不同。这就需要将时空变化结合起来考虑,打破要素综合的常规思路。里海成湖早期,要把控好气候转暖的程度,认准淡水补给与蒸发之间的平衡点,抓住气温虽升但仍低的关键,得出补给大于蒸发的结论,而随着进一步转暖,要认准随补给类型转换河流带来的水分与盐分之间的平衡点,以及补给与蒸发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得出湖水由淡转咸的逆向结论。
凡地理问题情境,都依托特定区域,综合思维的思考材料、人地协调的因地制宜,都基于对区域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加工,区域认知作为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除了综合性之外的另一特性区域性的体现,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基础部分(高考地理答题)。
如表3所示,所有题组都基于区域认知,且都体现了区域特征、区际差异、区际联系和区域决策,总分值相当于全部总分。可见区域认知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会提取和加工区域信息,综合思维就会出错,人地协调也不会合理。
认清区域特征是为了认知区际联系。区域特征是由于地理差异性造成的,囿于区域特征的认知,思维就固化,思路就封闭,不能解决地理问题。所以要引导培育开放理念和联系观念,从地理整体性出发,将对区域差异的考虑,提升到区域互补的层面,做出正确的区域决策。“村村冒烟”只考虑本村情况,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只考虑澳大利亚东南部有利于汽车生产的供给侧条件,汽车产业不能持续发展。分析里海的地理特征也要考虑到里海的外部区域。考虑到区域与外部的关联,则区域特征只是一时的,随对外关系的改变而变动。
基于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做出人地协调的区域决策。从区域认知的观点来看,有利于人地关系协调的区域决策必须建立在区域特征与区际联系两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2012高考江苏地理2013高考地理广东”决策,是在比较了各村特征,发现了村际关联的基础上做出的。降税开放汽车市场,是澳大利亚权衡了国内汽车供需两方面情况后做出的决策。促进古村游客留宿的建议也是衡量外地住宿与古镇旅游产品的关联上做出的。
权衡区际联系的利弊,正确引导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的方向。区际联系可对利益相关方造成正负两面的响,区域决策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各方的诉求。沟通美国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两大水系的运河工程的修建,使河流下游的水量与污染物同时增加,但在利大于弊的预测下做出了水利工程决策。澳大利亚放开汽车进口,既会终结国内汽车产业,也会催生产业更新升级,也是在利大于弊的前提下做出的决策。
地理实践是衡量所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水平的重庆地理高考标准,除了野外地理实践外,地理课堂的教学情景和地理考试的问题情景,也都要求地理实践力的应用和检验(高考地理甘肃)。
如表4所示,地理高考问题情境是可与平时研学实践相关联的,在8个题组中有7个题组,涉及7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如果平时有开展相关的研学活动或模拟活动,或教师运用相关案例命制相关原创性试题,则学生学业水平可望提升。
将河流作为自然考察的重点,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河流的水系、水文特点和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性强,由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综合造成,又对水资源、水灾、水生生物,乃至地貌、小气候、农业、能源、交通、聚落等有重大响,而且我国河流广布,易于实地考察。我国当前生态建设又将河道整治作为重点,还设置了河长等管理体制,研学价值高。河流考察对于综合思维、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等素养的培育十分有利。
将“调结构”作为社会调研的重点,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调结构”、“去产能”、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改变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的改革重点,在历年地理高考中占比较大。从探究要素综合的布局区位,到时空综合,乃至跨区域协调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都对核心素养进阶有重要的意义。将此用于平时教学案例和真实情境原创题命制,都有利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2019年地理高考全面贯彻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任务,较好地评估了学生线从内容和形式看,都继承了历年来地理高考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地理高考确实起到了导向教学、倒逼教改的重要作用,地理课程教学应当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注重素养培育的进阶,在人地协调观指导下,以区域认知为基础,抓住综合思维的关键,加强地理实践,实现地理教学的减负增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2016高考地理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2012高考地理高考地理讲解”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高考地理素材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2014高考地理江苏)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地理高考领航)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
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据此完成9~11题。
11.渭河是黄河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二、非选择题:共1分。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地理中高考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高考热点地理)。19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年澳大利亚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东亚地理高考)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高考地理甘肃)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响。(模拟高考地理)
f4b二f5b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全国卷地理高考真题题计分。
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千米,距大邑地理高考必备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7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1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劳动力充足: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
2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趋于多元化。
4外资撤离,投资减少,经济下滑;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高考地理卷子全国卷一)。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早,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
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取消高考地理)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高考易错地理).古镇旅游主要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
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1)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
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响。
专注新课程理念与新教学实践,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资讯,专业发展资源,和数字化教育服务。
相关文章
- 2023年高考你需要了解的十个问题与答案
- 2018年陕西卷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2014高考地理四川)
- 学子奔赴考场新高考分为和2选考模式
- 2017山东高考地理试题
- 2021高考试题分析地理新疆棉入题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高中地理必修1—3(小高考地理)易考点总结每天看1遍高考
- 开具责令限期整改执法文书3份
- 山东2019年高考地理试卷及参
- 关于2024年安徽省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的试卷说明
- 许多消费者只顾往红木看起
- 2018高考試卷解讀哈三中趙洪偉地理試題題目新穎內容傳統
- 地理帮条地理之最知识点会考选择题必背
- 高中家长和考生注意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浙江省2024年1月选考科目命题思路
- 2017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文字版
- 地理高考预测分析(高考地理模拟题)西班牙印度阿根廷被考到的可能性很大
- 高考地理必背大题知识点
- 高考高中地理10个最容易被忽略但必考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
- 2015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及答案
- 2016全国卷2高考试题及答案
- 但是在洗脸的时候不要放太多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