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全国卷1】看红海与红海危机高考地理中的各种顶托作用
【2017高考地理全国卷1】看红海与红海危机高考地理中的各种顶托作用
红海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东临亚洲,西濒非洲,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接印度洋,北部则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呈现狭长型。
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的。红海名字来源说法不一:红海多数不呈红色,偶尔会季节性地出现大片红色藻类,因而得名红海。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有人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还有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红海的形成,与地球板块运动密切相关。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约3000万年前,阿拉伯板块与非洲板块开始分离,导致大陆裂开,形成了红海。红海和亚丁湾是海洋的雏形,两个板块还在不断的分离,未来数百万年后,红海的面积将会更加广阔。
红海地处北回归线附近,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高温、气候干旱;加之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的响,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夹峙,气候终年干热,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温度较高。红海的平均盐度为4.1%,降雨量很低,年均降水量少于mm,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远超降水量,两岸无常年河流注入,盐度极高。干旱和高温,使得红海和周边地区,多发沙尘暴。
红海也是世界上水温的海域。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17℃,而红河的表层水温在可超过30℃,夏天平均表面温度为北边26℃,总平均温度为2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到约21℃。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这是由于海底扩张使地壳出现了裂缝,岩浆沿裂缝不断上涌,海底岩石被加热,海水底部水温较高。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的海。红海两岸没有大河流入,红海又是一个封闭的海域,大洋里稍淡的海水难以进来,红海中较咸的海水也难以流出去。在海底深处发现了大面积的“热洞”,大量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涌到海底,岩浆加热了周围的岩石和海水,出现了深层海水的水温比表层还高的奇特现象;温度较高的深层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发;红海两岸的热带沙漠气候也加剧了海水的蒸发,使海水的盐的浓度越来越高。
红海盐度高,使得红海水面比周围海域的水面要低,使得表层洋流向红海流动,海底因为盐度高,密度大,压强大,所以底层洋流是红海海水向周围海域流动,形成红海的密度流。
红海的水域深度在100米至2000米之间,最深处达到了20米。红海的水质极为清澈,能见度高,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在红海的水下,有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和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
红海的海域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周边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埃及、苏丹等,都在红海沿岸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红海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重要的国际航线和贸易通道,连接着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经济命脉,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
红海航道作为全球海运线路上的重要航道,与苏伊士运河共同构成“欧亚水上通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全球近12%的贸易都要经过这里。对于全球能源、物资等供应链来说,红海可谓是一条“生命线”。
但2023年11月以来,该条“生命线”却并不太平。2023年11月中旬开始,也门胡塞武装为配合哈马斯作战,以支援巴勒斯坦为由在红海发动袭船战,多次袭击红海及附近水域目标,拉开红海危机序幕。胡塞最初声称只打击与以色列有关的商船,但在今年1月12日美英对也门发动空袭后,其将“所有美英利益列为合法打击目标”。双方你来我往,红海危机引发全球。这不仅加剧中东局势紧张,也波及国际海运。
红海是非常重要的石油运输航线%的海运贸易量通过红海,其中通过红海的集装箱约占全球海运集装箱贸易的20%。红海危机,严重响了世界石油的运输与贸易。
对大部分商品而言,海运运费成本占消费品本身价格的比重较小。过去三年中,由于等诸多原因,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大幅上升,通胀的波动性也显著增加。可以近期的红海危机有可能造成新的供应冲击。红海危机以及与之相关的航运成本急剧上升正形成新的供应冲击,如果持续下去,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给通胀增加新的上升压力。
海洋运输时间和成本的增加已导致航运市场上的有效运力明显缩减。全球供应链的受损程度已超过全球初期。航运大动脉受阻,随之,亚欧供应链将受到冲击,货运成本、运价出现了大幅飙升将响通胀再起。
因红海危机,导致保费上涨;保费上涨直接体现为运费上涨,并由航线调整和运力紧张再拉动一轮运费上涨,最终各类成本的上涨转嫁主和消费者身上,拉高全球通胀的风险。
为了确保安全,约有%的船只放弃了传统的红海航运路线,选择绕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绕行好望角,航行距离增加了约00海里,航运时间和成本随之大幅增加。另外,仍然选择红海航线的船只,需要支付更多的保险费用。
塞武装领导人表示,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的船只可以安全通过红海,在该海域航行时不会受到任何威胁。并且,该组织会采取行动,确保俄罗斯和中国船只的航行安全。
中国不会受到直接的响,但是很难避免红海危机的间接响。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红海-苏伊士运河是中国重要的航线,红海危机会让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蒙上阴。
红海危机让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让原本就困难的全球经济,变得更加困难。作为全球贸易、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很难不受到由此产生的负面响。
水体顶托作用:是指一股水流注入另一水体时,由于受到阻挡作用,发生雍水的现象。
在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地区,由于河水水位与海水水位差异小,加上密度存在差异,河水汇入海水中,不会马上混合在一起,而是会出现海水在下,河水在上的现象,海水对河水产生顶托作用。比如恒河入海口、湄公河入海口。
在干支流交汇处,支流汇入干流时,由于受到干流的阻挡作用而产生的顶托作用。比如长江大部分支流汇入长江时,长江都有顶托作用。
在地势低平的河流入湖口,湖水会对河水产生顶托作用。同时也存在湖水流出,注入河流时,河流也会对湖水流出产生顶托作用。比如长江与鄙阳湖之间,汛期长江对鄙阳湖的水流流出就产生了明显的顶托作用。
在水库库尾,也即水库蓄水的末尾段,也称回水区,当修建大坝拦截河流时,开始产生回水,回水对上游来水产生顶托作用。
注入水体与被注入水体之间的水位差越小顶托作用越强。当被注入水体在某些条件出现水位更高的现象时,顶托作用会更强。
被注入水体密度大于注入水体时,被注入水体由于密度大会在下对注入水体产生的顶托作用更强,一般河流注入海洋或者河水注入咸水湖时容易出现。
1 流速减慢、泥沙淤积顶托作用的发生会导致水流受阻,发生雍水现象,水体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淤积。水质变差,导致水华现象。泥沙淤积会抬高河床,在入海口或者入湖口地区形成三角洲。
顶托作用导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从而会抬高水位,加上水流受阻,产生雍水现象极易在丰水期引发洪涝灾害。
除了水体顶托作用,自然界很多运动也会产生顶托,如空气-世界地理高考高考雨水下落过程会遭到空气的顶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去学校(2015江苏地理高考)附近进行野外考察,下是该小组绘制的考察区城简。考察小组成员发现,洣水河面上漂着大量水葫芦,对航运产生了很大响。水葫芦又名凤眼蓝、繁殖能力强,往往随水浮流,喜欢生长在向阳、干静的水面以及潮湿肥沃的边坡。当北京时间12点28分时,考察小组航行走在堤坝ab,此时他们的身与堤坝基本平行,并指向b处。据此完成1~2题。
1.B 中水葫芦主要分布在洣水汇入湘江的处,河水顶托作用强,流速缓慢,导致水葫芦大量集聚。
2.A 根据北京时间12点28分时,可计算出当地地方时为正午12点,进而可得出堤坝b处指向正北。据此,可判断洣水在示河段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漳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上游由清漳河和浊漳河汇流而成,下游流经地处冲积平原的河北馆陶,合流卫河,全长2 km。清漳河流经的山区多变质岩,浊漳河流经的山区多黄土丘陵,古有“漳水之浊虽减于黄而易淤于黄”。下为近十年岳城水库上游附近河道的泥沙淤积厚度变化情况。
1漳河发源于太行山,上游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携带泥沙量大,下游地形平坦,水流速度较慢,利于泥沙淤积;太行山东麓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集中,夏季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易淤积。
2浊漳河流经区多黄土丘陵,流水侵蚀强烈,河流含沙量大;清漳河流经山区多变质岩,岩性坚硬,侵蚀泥沙量少,河流含沙最小;浊漳河河段河道宽度较大,加之受水库水位升高的响,水流速度较慢,泥沙淤积较多;清漳河河口水流的顶托作用,使浊漳河流速变慢,泥沙沉积量增大。
3岳城水库造成上游河段泥沙淤积,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流水堆积作用减弱;河床下降,流水下蚀作用增强;泥沙淤积减少,侧蚀作用减弱。
材料一:世界的三角洲是恒河三角洲,宽0公里,开始点距海有0公里,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
材料二:黄麻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都仅次于棉花,具有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织肩袋、粗麻布等。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 ℃以上高温多湿天气,发芽地理蹊高考高考温度为13~14 ℃,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可在旱田种植,亦可在坡下平地种植。
2每年7~9月,恒河三角洲经常发生洪水灾害,请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3孟加拉国号称“黄麻之国”,请分析其发展黄麻种植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开阔而相对封闭的盂加拉湾提供了良好条件;地势低平,流水沉积;海水顶托;形成历史悠久。
2 季节洪水,融化冰雪、热带气旋(干货高考地理);上游地形起伏大,汇水速度快;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海水顶托作用,风暴潮加剧。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黄河水在入海口附近受流速减慢和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大量淤积,形成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湿地也伴随而生,同时也不断变化,大片的芦苇成为这里的自然植被类型,也吸引来了众多北方野生鸟类到这里的芦苇荡产卵孵化。现在这里已成为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下为黄河三角洲湿地分布。
1海水顶托可导致入海河水流速变慢,利于泥沙沉积形成洼地;(辽宁高考地理)导致河水和海水在洼地交汇积水,利于湿地形成。(2017年海南地理高考题)
2位于欧亚大陆南北方向的中间位置,地理位置优越;(高考地理卷2017)地处暖温带,气候温暖,适宜鸟类栖息繁殖;(2011高考地理)湿地面积广,水草丰富,为越冬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2017浙江高考 地理)生物种类繁多,为鸟类迁徙中转提供丰富的食物。(高考地理山)3变化:湿地面积不断增大。(高考地理集训)
原因:随着黄河携带泥沙向海洋方向不断沉积,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三角洲地势低平,受海水顶托作用,新的洼地不断积水形成新的湿地。(2014广东高考地理)
相关文章
- 迅速成为市场强烈的焦点
- 高中地理考试出题热点讲解分析
- 烟台市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备考研讨会在龙口中学举行
- 2022年高考上海卷地理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
- 特别2018-2022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考点分布(高考地理忙)
- 2020高考人文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超全知识点总结文科生必备好资料给孩子收藏转发
- 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答案汇总
- 2017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
- 高考地理必背18种大题和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 教育部发布通知23年高考多门学科被调整物理考生哭晕在厕所
- 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 高考状(旅游地理 高考)2014北京高考地理
- 2017山东高考地理试题
- 2019山东高考考纲来了9位名师说需注意这些
- 地理帮条地理之最知识点会考选择题必背
- 因为里面涉及到材质的耗损
- 北京新高考落下帷幕历史生物地理新意频出
- 【2019高考地理全国卷2】2019版网红神秘魔幻的旅行地看高考地理怎么考旅游
- 高三备考从此与众不同天星高考AI提分系统展现强大智能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