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地理

地理

2019全国1卷地理第2题组解析

深受高中生欢迎的高考学习指导网站2024-06-12地理高考地理平顶山什么梗
2019全国1卷地理第2题组解析,高考地理平顶山什么梗,2013高考地理,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

2019全国1卷地理第2题组解析

   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

   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现在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划分为三个大的年龄组:O~14岁为少年儿童组;15~岁为成年组;岁以上为老年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可以表明人口发展和人口增长模式变动的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国际上一般把15-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人口条件的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或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年龄结构可以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来直观的表示,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中部代表青壮年,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人口金字塔能够说明某区域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它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三种。

   年轻型:下宽上窄,类似三角形,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表明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增长的。其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高—低—高”模式,即高出生率-低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

   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zhai基本相近,像一个寺的顶部塔形,出生率、亡率差不多,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稳定的。其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模式,即低出生率-低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瑞士。

   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形如坛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负增长。其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模式,即低出生率-低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一般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如德国。

   响人口金字塔结构的因素包括政策(高考地理王)、较大的自然灾害、战争、生育观念、工业发展、人口迁移等。......

   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响: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响;

   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都属于人口移动,根本区别在于居住地是否发生长期改变。

   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受气候条件响;随着大庆油田、攀枝花铁矿、金昌镍矿等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人,主要受矿产资源的响;近代山东、河北大量人口闯关东,主要受土地条件的响。

   2生态环境变化:受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等因素响,导致生态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局部地区、时期往往成为引起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例如:5·12坟川大地震后,北川县部分人口外迁山东;三峡工程建设使大量库区人口外迁;西北地区随着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

   3政治因素:在时期可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例如,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东部部分人口到西部地区工作;海湾战争期间,大量伊拉克居民迁往其他国家。

   4社会因素: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文化教育和婚姻往往成为青年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迁移常起重要作用。

   4.C 解析通过表发现非欧盟的人口年龄多集中在25-岁,属于劳动人口范畴。所以选C。

   5.B 大量年轻人口涌入欧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老龄化的问题。所以选B。地理高考题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