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改革新动作出台保障机制为化学科目托底
江苏高考改革新动作出台保障机制为化学科目托底
江苏省高考改革再出动作。近日,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就该省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回答了有关问题。
该负责人指出,在高考综合改革制度框架内,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细化配套政策,建立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等4门再选科目保障机制。任何再选科目出现考生选考比例明显偏低、严重失衡的情况时,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保障比例,作为计算该再选科目考生等级赋分的基数,以满足国家对该学科的人才需求,保证高考公平公正。
2019年,江苏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正式发布了新高考方案。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采取“3+1+2”的选考模式,其中“3”为语数外必考学科,全国统一考试;“1”为物理或历史实行二选一选考;“2”为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实行四选二选考。这个方案在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实行,2021年他们将迎来高考。
同化学高考降分、第二批高考改革省份实行的“3+3”模式相比,“3+1+2”解决了“弃考物理”的问题。但在江苏,却又出现了弃考化学的新问题。
据宁波市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化学报道,1月11日,江苏新高考方案推行后的首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启动。在南京金陵中学考点,一位来自南京鼓楼区三星级高中的数学送考老师透露,该校目前开设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生物地理、物理政治地理、物理生物地理四种组合,但没有化学的组合,“化学不好学,我们学校的孩子学不下来。”
《高考化学总复习》2019年11月调查发现,“不开化学学科”现象,在一些生源质量中下的学校的确存在。
今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选科工作的201017江苏 天津化学高考考纲(2015天津化学高考答案),将江苏部分高中高一选科分班“叫停”。《高考化学酚》要求不得在高一年级下学期(2020高考化学考纲)前进行选科分班,不得根据选科人数多寡限制学生选科,更不能代替学生选科。
为什么在“3+1+2”模式下,会出现弃考化学的现象?这仍与“3+3”模式下考生弃考物理的原因相同,即在等级赋分机制下考生的博弈心理。
在数学、物理之外的科目中,化学的难度较大,考生出于博弈心理,担心自己分数不如尖子生,等级分自然就低,所以选择弃考化学。
而当更多的人弃考化学,对选择了化学的学生同样不利。因为采用等级赋分,人数多,意味着赋分更合理。比如选择化学的有100人,全省前15%的学生可以赋分为A等,那么只有15个人可以为A等;如果有1000个学生选择了化学,那么就会有1个学生为A等。
此外,弃考化学还与高校设置选考科目要求有关,在“3+1+2”模式中,由于选考物理得到保证,因此很多高校不再要求考生必须选考化学。比如2021年在重庆招生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中,2014年江苏高考 化学 试卷科目为物理的专业数量有112个,但如果“3+1+2”中的“1”选考物理后,对后面的“2”不限科目的专业数有个,对后面的“2”要求有化学的专业数只有15个。
福建省也是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近日发表的一份对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级高一学生的调查显示,化学和生物组合的选择人数最多,其次是化学和地理的组合,两者合计.24%。
同样面临“趋利避害”,为何江苏省出现弃考化学现象?这可能与弃考化学是江苏省现行高考“2008方案”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关。
江苏省一直积极推动高考改革,2000年至今,已采取了4种高考模式。最近的一种,也就是现行的高考方案始自2008年,采取“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其中“3”为统考科目语、数、外,“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政、史、地、理、化、生、技(高考必考化学方程式)7门。
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2门,必修测试科目为5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 1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1门。7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2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5门为必修测试科目。
在分值设定上,江苏高考“2008方案”规定语文1分、数学1分、外语120分,3门合计0分。另外,语文、数学附加题各设40分。在此基本分值设计之外,还存在一种加分政策,即如果考生能够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上获得A ,则可在总分上加分,加分政策为“1个A加1分,4个A加5分”。
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具体分为A、B、C、D,4个等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主要用以作为志愿填报准入门槛,比如不同的大学录取时会要求考生有不同数量的A等级,但不计入总成绩(高考化学讲座)。
“2008方案”与“3+1+2”的新高考模式有相似之处,都可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打破“一考定终身”。然而,“2008方案”实行以来,虽然保证了物理被选考的比例,却出现了弃考化学的现象。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刘希伟2020年1月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介绍,江苏高考“2008方案”对物理学科采取保护机制,将其列为必考的选修测试科目之一,但与此同时化学学科受到响。在高考收益化心态的驱使下,大量考生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纷纷避开难度较大的化学,选考政治、地理等科目,结果造成化学选考人数下降。
这篇文章披露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原院长鞠勤2017年9月在一次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
2008年全省选考物理、化学组合的考生占比.7%,至2017年时这一比例下降到24.9%。以被誉为南京“四大名校”的中华中学为例,其选考物化组合的人数在2008年占%,但其 2017年选考这一组合的考生仅有6%,下降幅度达%。再如,徐州高级中学2012、2013 两年,选考物化组合的人分别为2人、0人。
由于“3+1+2”模式和“2008方案”都对物理采取了保护机制,又都没有对化学采取保护机制,因此,江苏省弃考化学的现象其实是从“2008方案”遗留到了“3+1+2”模式。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指出,任何再选科目出现考生选考比例明显偏低、严重失衡的情况时,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保障比例,作为计算该再选科目考生等级赋分的基数。
这意味着江苏省可能采取上海、浙江曾采取的物理科加权的做法,给新高考试点初期选择考生较少的物理科增加等级分权重,解决选考物理考生面临的公平问题,满足国家对该学科的人才需求。
相关文章
- 2017山东高考化学真题
- 2018江苏小高考说明来了记住万变不离其宗
- 27高考化学答案-河南卷【高考化学背景】
- 2017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17年江苏高考答案化学【高考模拟化学】
- 二是溢液病理性的溢液指的是非妊娠单侧或双侧分泌无色乳白色棕色或血性液体
- 高考化学知识点大全照着学用心记你也可以拿高分
- 2017高考化学答案-湖南卷公布
- 权威专家解读江苏新高考选科不选化学≠不学化学
- 权威发布2020山东新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物化生篇2022高考试卷命题分析金太阳教育名师解新高三
- 1月9日尿素复合肥磷铵钾肥价格行情
- 2017高考化学知识四川(2016年高考化学)
- 新高考改革来临化学学科遇冷化学老师担心会失业
- 成全国I卷文综理综考题(高考化学编号)
- 新高考选科要求出炉物理与化学占比暴涨25倍
- 2018全国卷1高考化学试卷整体解析
- 2022高考为什么不建议选物化政很难吗
- 棠外高三化学组在双流区高考考点解大赛中荣获一等
- 教育部新通知2新高考再迎新变化化学地位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