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化学

化学

【高考化学范围】2024年广东省中学化学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化学卷子高考)

深受高中生欢迎的高考学习指导网站2024-05-17化学上海 化学 高考
【高考化学范围】2024年广东省中学化学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化学卷子高考),上海化学高考,高考理综化学第九题结果,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基础教育教研员队伍建设,构建高质量中学化学教研体系,充分发挥教研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专业支撑和引领作用,2024年4月15—19日,2024年广东省中学化学教研员能

【高考化学范围】2024年广东省中学化学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化学卷子高考)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基础教育教研员队伍建设,构建高质量中学化学教研体系,充分发挥教研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专业支撑和引领作用,2024年4月15—19日,2024年广东省中学化学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美丽的海滨城市2017高考化学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高考化学口罩市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化学卷子高考)协办。4月16日上午,来自全省各地的200余名中学化学专、兼职教研员和部分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化学题高考)骨干教师齐聚鮀城,参加本次活动的开幕式。

   开幕式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程俊老师主持并致辞。首先,程老师对与会专家和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为本次研修活动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浙江化学高考市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高考化学名师)和全体会务组成员表示衷心感谢。其次,程老师强调本次活动的开展是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懂高考化学)、广东省人民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2016高考化学江苏)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实施意见(高考化学醚)精神,是进一步加强中学化学教研队伍建设的具体行动,旨在充分发挥教研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践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高考)提出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推进基于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最后,希望全体参会教研员增强做好中学化学教研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珍惜研修机会,明确培训要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在推动中学化学教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开幕式结束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后雄向全体学员作主题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命题理论与方法的专题讲座。专家讲座环节由珠海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张立云主持。

   王教授的讲座从素养导向的高考化学命题特征、高考化学命题框架及基本原则、高考化学试卷的结构技术指标、高考化学原创试题的命制技术、高考原创命题素材的十大来源和新高考化学原创试题创新路径六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为全省200多位参会教研员作了一场精彩的命题能力提升讲座。

   王教授指出命题有方向。教师们要准确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必须要先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考查内容在高考命题中的内在逻辑关系。核心价值作为引领的总航标,要在高考化学命题中落地。学科素养能反映核心价值的要求,要达成素养的育人功能则必须在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进行综合运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本质理解,在教学中拓展必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从知识的思维进阶角度融入陌生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运用。王教授强调高考化学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一是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引领、连接和统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二是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例如以现今社会科学技术、科技前沿情境素材为载体进行考查;三是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即题目的设问既要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四是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既要培养学生具备一般的科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又要以该思路方法来不断拓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新高考域下高考命题特征是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

   王教授强调命题有技术。在谈到高考化学原创试题的命制技术时,王教授强调老师们要善用命题的蓝-化学高考多维细目表,通过不同角度对试题的质量和内容进行立体化、多维化的整体规划设计,保证试题命制质量。同时也倡导老师们要学会如何有效控制试题命制的难度,如从试题长度、情境素材、问题类型、知识点数、素养水平、能力层级、推理步骤、运算步骤、障碍点数、关联指数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发掘试题结构与难度间的关联,达到引导教学和选拔人才的目的。命题有根源,为什么高考化学原创试题常考常新?到底有何秘诀?王教授以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为例,通过母题拆分,追溯25种考向源头,基于高考命题原则,从25种考向中任取6种考向的数学组合即可命制出10道设问各异的试题,说明命题有根源。因此王教授建议不能只让学生沉浸于题海中,要依据考向锁定题根才是学习的法宝。

   王教授认为命题有方法。给大家总结了素材的十大来源:一、直接源于教材内容的重组;二、源于教材课后习题的改编;三、源于学生平时学习中典型错误;四、源于期刊杂志实验改进素材;五、源于“异常”现象实验探索;六、源于大学获取新知识信息迁移;七、源于科技前沿文献成果情境;八、源于化学实验仪器与装置创新应用;九、源于化学竞赛理论/实验赛题改编;十、源于实验反押题原则推陈出新。

   我们老师可以根据以上的素材路径,来进行原创试题的命制。王教授分享了他研制的原创试题创新路径,如基于生产生活实践情境的试题里要考查学生的信息迁移能力,陌生情境虽然起点高但落点低,需要迁移的是教材基础知识,这是试题命制一种路径。如思维变式能让试题推陈出新,我们可以通过情境的创新,设问角度的改变,正向思维转逆向思维来达到标新不立异,交叉不偏离的常考常新目的。

   讲座结束后,与会老师和王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珠海市金湾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初中化学教研员宋志昭和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赖思恒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王教授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河源市高中化学兼职教研员、东源县东江中学刘杰老师发表了感言。他说,非常感谢王教授把高考试题的本质进行深入浅出地解析,指导了大家如何回归到课本但又能高于课本来进行知识的迁移,教会大家如何对高考试题进行追根溯源,如何从各种素材中根据原则和方法来命制高质量试题,王教授的讲座,对指导老师命制高质量的试题有很大的帮助。

   张立云副院长也谈了自己的感悟。她指出,王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深入剖析了新高考背景下化学试题命制的理念、原则与技巧,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发。王教授在讲座中强调了新高考对化学试题命制的新要求,以及如何在试题中体现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分享了他在研究试题命制过程中的一些独到见解和实用技巧,如:如何设置合理的难度梯度,如何用好教材中的实验、习题、方法导引及国内外的科技前沿信息作为命题素材,如何运用情境化设计来增强学生的解题体验等。王教授的讲座不仅让我们受益匪浅,更让我们对高考化学试题命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张副院长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消化和吸收讲座内容,将王教授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动力和能力。

   最后,程俊老师作总结发言:衷心感谢王教授为大家做了一场高质量高价值高思维的讲座!王教授置身于考试学研究领域,潜心研究一线教师的教学和高考命题,深切理解和懂得一线教学的困难,致力于指导老师们脱离“题海”战术,走向“题根”战术,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王教授的讲座不仅对我们的用题和命题有明确的指引,还对我们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最后,程老师希望与会教研员在以后的教研工作与命题中能结合王教授的讲座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积极探索,在研究中成长,在创新中前行,切实提升命题能力和课堂教学指导水平。

   特高考化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