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高考年制度变革初心不变
重温高考年制度变革初心不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高考网)是亿万名中国青年的共同经历与深刻记忆,是激发学子们刻苦攻的制度支柱和原初动力。高考对于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和经济起飞、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9年恢复高考,既是中国现当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对于教育战线年恢复高考是拨乱反正的重要突破口。它是破除教育界“两个估计”思想枷锁的序曲,被“文革”破坏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学秩序也因此由混乱转向正常。社会选材理念不再以出身论高下,注重学识重新成为选材理念,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广大知识青年压抑已久的学习热情和奋斗意识被点燃了,并由此具有了公平竞争、改变人生的机会。
在“两个凡是”的极左思潮尚未打破的情况下,高考制度开始恢复,其意义远超出教育领域,它对思想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及其他战线的拨乱反正和后续改革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人才基础。
19年至19年为制度恢复期,高考制度一边恢复和发展,一边开始初步改革。19年为夏季考试,秋季入学。从19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高考命题权上收至教育部,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19年只有4门考试科目,文科考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科考语文、数学、政治、理化。20世纪年代中期,理科高考科目增至7门,文科增至6门。19年公布或通知考生成绩,且考生可以申请查卷。
这个时期,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初步有所突破,传统的“统招统分”体制开始向“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发展。为避免仅凭分数选材,19年国家提出“打破常规选人才”的招生工作意见。省市学科学习竞赛中成绩特别江苏高考历史冲刺小题狂做题2017月份试卷的,可以不经高考直接根据志愿进入高校;单位或个人可向当地招生委员会推荐7月高考历史人才,高校对这些被推荐者进行考核后决定是否录取。这是后来的保送生政策的缘起。
19年至19年为改革调整期,国家开始全面探索高考改革路径,改革或调整传统高考制度中的诸多要素。比如,逐渐改变国家计划招生和上学制度;突破了全国统一命题方式,并强调命题要注意考查考生的能力;标准化考试、电脑评卷和标准分制度逐步施行;高考科目数量总体趋于减少;高校自主录取权进一步扩大。
19年至2013年为扩招发展期,以扩招为特征和中心点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启幕。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和高考制度来说,19年是一个转折点。当年,高考录取率从19年的%左右骤然增加到%左右,提高了将近20个百分点。同年2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
从19年开始,教育部试点并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考试方式、高考次数、分省命题、自主招生等也在不断调整或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更加均衡、公平,2008年开始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异地高考”因为2012年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出台,成为高考改革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接下来,各省陆续制定了“异地高考”方案。
2014年至今为试点深化期,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开始试水。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高考改革由此进入新阶段。本次改革既考虑了促进公平又考虑了科学选材,是19年恢复高考以来有关考试招生特别是高考最为全面和系统的改革,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与形式、招生录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无论是中国的经济还是教育,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间,高考镌刻着一代代学子的记忆,也镌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砥砺前行的印迹。40年间,高考不断在“变脸”。
考试时间有变。19年的高考在12月份进行,19年则在夏季,后来大部分年份固定在7月7、8、9日,2003年开始改为6月7、8日。
高考命题与评卷组织有变。19年是分省命题,各地级市评卷。其之处在于,这是中国高考史上江苏历史小高考分省命题却由各地区评卷的高考。19年,实行的是全国统一命题,分省评卷。19年,上海市单独命题,接下来分省命题制度得到推开,2004年11个省市分省命题,后来最多扩展至16个省份自主命题。2015年,又恢复到全国统一命题,到2016年,26个省份回归到全国统一命题。
报考条件有变。19、19年,规定高考报考年龄不超过25岁,部分放宽到30岁。但从入学之后新生的年龄差来看,参加考试的考生年龄差异很大。为了尽可能让“老三届”考生有更多机会,实际报考中超过30岁的考生大有人在。直到19年以后,“25岁以下”和“未婚”的限制条件才逐渐在高考报名环节被长期执行。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2001年,这两个限制条件被取消,高考成为“终身教育考试”。
考试题型有变。20世纪年代末至年代初,高考中大部分采用记忆类题型和填充题型。20世纪年代中期,英语科目开始引入标准化考试,出现选择题,后来运用到所有学科。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变化更大,每年都吸引很多社会。高考作文一开始为写记叙文或后感,20世纪年代后期开始流行材料作文,近年来,作文命题更加多样化。其实,无论如何变化,目的都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想象力,考查学生的素质。
高考科目有变。除前述科目变化外,19年高考科目逐渐发展为“3+X”,后来各省份逐渐固定为“3(高考历史)+2(新高考选科必选物理历史)”。2014年,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综合改革试点上海、浙江,实行“3+3”模式,不分文理。这表面上看是考试科目改革,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为它直接响到了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高校招生的科目要求、不同选考科目成绩的等值和换算、选科人数等。
录取方式有变。19年实行的是分段录取,19年开始实行分批录取,19年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题2017高考历史 江苏上录取不仅比原来各高校招生人员奔赴各省份录取现场调阅纸质档案录取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挡住了招生中的不正之风。2008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开始实行,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避免了信息不对称的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高分落榜。2015年,开始逐渐合并录取批次,2017年有些省份合并了本科二批、三批录取批次。继2016年上海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后,2017年山东、海南等地将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不在录取中区分高校的等级。
总体来说,与考试技术相关的高考改革,比较容易取得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高考推后历史上录取等。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比较曲折。
仍采用总分录取模式。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根本,虽然总分录取模式有“唯分数论”之嫌,但它最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便是一个例证。
仍采用分省定额录取模式。高考制度一直秉持“区域公平”原则,通过区域配额调控各地考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并对中西部地区实行招生录取倾斜政策。因为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高考录取分数远低于一些人口大省与考生大省,该政策饱受批评。在高考录取中,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是两难选择,加上各地发展不均衡,分省定额录取模式沿用至今。也正因为分省定额录取模式,全国统一命题或分省命题,抑或全国统一命题但使用不同考卷,都不会响高考录取大格局。
高考竞争依然激烈。19年恢复高考当年,高考录取率仅4.8%,2017年则高达%以上。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不断攀升,于2002年达15%,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6年已达.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时,便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尽管如此,40年来,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依然没变,考生和家长的紧张程度没变。上本科院校尤其是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技巧大学,是高考竞争的主要表现。
统一考试依然重要。保送生制度、自主招生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等,意在弥补完全依靠高考分数录取的不足,但这些招生方式在总的招生中占比不高。随着将来这些方式比重加大,统一考试成绩会逐渐减轻其绝对权重。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高度重甚至过度重新高考历史班大学的价值观不会变,诚信体系还有待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统一考试应该还是中国高校招生的主要依据,统考成绩依然重要。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亿万名青少年学生的前途。40年来,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招生制度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材、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高考制度面临不少挑战,但它的权威性、公平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改革开放40年,高考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必将在为高校选拔合适的人才、保障教育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高考历史试卷2019)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海南历史高考,围绕北京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高考改革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以及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解和分享。…
编者按:2021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起正式拉开大幕。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实行“3+1+2”模式。…
相关文章
- 【2012高考历史】2022全国各省高考难度排行榜网友户口本很重要
- 2023山东新高考化生史版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分析
- 2021年高考有这几个历史首次
- 2019高考文综全国Ⅰ卷历史试卷点评
- 2022年江苏高考状元
- 高中历史会考必考知识点大全
- 吃透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赢高考历史高分
- 我国历史上高考分数的三个人一个满分一个仅差一分
- 江苏高考(历史高考提纲)2019-2021门槛分位次对照表
- 教育部全国成人高考将于10月23日24日举行
- 高中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最详细历史大事年表
- 2020浙江高考历史试题及参(新高考历史教育)
- 未来三年大量教师将失业铁饭碗不保
- 程先生自诩是现代农民
- 高考历史重难点考点及真题对接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成立专题
- 2016届高考通化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19年高考试卷流出学渣感叹生不逢时老师笑笑不说话
- 27高考历史答案-山西卷【高考历史复习】
- 2017重庆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2017年重庆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20高考历史考纲)
- 2020高考天倒计时分享高中历史选择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