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名校高考历史模拟试题02
2020年名校高考历史模拟试题02
2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举措
25.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26.陆九渊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得乎丘民为天子,此大义正理也。”这些思想主张
27.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雍正帝的做法
28.从19世纪—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以1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高考历史考前》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
29.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的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加强对史料的分类整理和系统化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和保护五四运动史料迫在眉睫。这可以说明
30.19年8月,中央在《云南历史高考取分线》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而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
.中国在19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创新设计高考历史答案2018)、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这说明我国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这样的设想之上:“一般公民有能力参与城邦事务,能够以爱国之心履行其对城邦的责任。”不过,这样的设想却“十分脆弱”。“脆弱”的原因是
.有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运动时说:希腊学术复兴的主要收获是,思维方法从迷信教条变为按照逻辑进行独立思考;民族文字诞生的主要收获是以活的白话文代替的拉丁文;民族勃兴的主要收获是摆脱教会和教条的束缚。这位学者意在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1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实验以失败告终,欧文也因此破产,但却反映了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已发展到顶峰。“发展到顶峰”表现在
.19—200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9%、10.8%。2008—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1.0%和3.2%。这表明2008年以来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在19年7月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签订了一项《历史高考卷》。其中规定美国每年购银不超过00万盎司,中国则承诺不出售19~19年销毁银元所得之白银。19年6月,在美国国会内部白银集团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历史的高考状元》,规定美国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1.29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1/4。19年8月开始执行该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
材料二 19年11月,国民财政部发布了《历史高考大题》,国家四大银行取得了法币垄断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规定法币与英美国家货币挂钩。法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货币制度更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摆脱了外商银行对货币发行和货币定价的控制,国民四大银行真正获得了中央银行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历史高考说明》的主要危害。(新高考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四大银行在币制改革之后确立“中央银行”地位的理由。(2017江苏高考 历史)
清被迫与英国签订了《高考历史沿革》,英国强租“新界”,租期年
顾维钧等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指出英国在香港“无继续存在之充分理由”
华盛顿会议上,中双方就新界问题进行了一次交锋,但英国则以“防御需要”为由,坚不退还
国民提出了一份《2017全国高考历史》,明确要求废除《高考历史关也》。后国民作出了让步,“中国保留日后重新提请讨论此问题之权”
在美英的压力下,国民重申:“中国不会派军队去香港接受日本投降,以免引起盟军误解。”英国重占香港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形成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材料 《高考考试时间历史》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经有所改革,初步扭转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士大夫争相效仿的“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他们的诗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他们的咏史诗、咏物诗、山水诗或描写边塞的诗,较接近社会现实;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他们的诗作与当时流行的宫体诗区别开来,昭示着一个时代的来临。杜甫在《广东 高考 历史》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初唐四杰”在诗创作上有哪些重要改革?(高考k22历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初唐四杰”的诗创作改革产生的重要作用。(高考历史文档)
材料一 美国学者韦伯的著作我们的朋友即“敌人”:高考历史选修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和德国的精英教育对一战前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作了比较性研究,他发现:一战前德国的大学师生并未受激进民族主义或军国主义主导,他们与英国的大学师生有着大体类似的思想状态,彼此间对对方国家远非如大家想像的那么敌。即便在一战到来后,德国大众中的好战情绪也远未甚嚣尘上。英国学者维希的著作14年精神:德国的军国主义,神话与动员考察了一战发生时八十多种德国报刊上的评论,并有此结论:对战争的兴奋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学生和中产阶级上层而非其他阶层中,而且低落,恐惧和焦急之情在大众中间多有流露,全民性的所谓“战争兴奋”只是德国当局为支持战争和动员大众而营造的神话。
1根据材料,比较指出美国学者韦伯与英国学者维希对一战前英德战争“情绪”的不同观点。(高考历史特点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意志帝国发动一战的主要原因。(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材料 严复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e4b历史卷高考答案e5b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口血气体力之强,二日聪明智慧之强,三日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除而不骤”的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严复“教育救国论”形成的社会条件。(浙江历史高考真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教育救国论”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高考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非常全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量入为出”的经济原则,其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满足争霸或统一战争的需要,故A项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逐步形成,并不是成熟阶段,排除B项;监督制度并未全面反映材料的内容,排除C项;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均财节用”“量入为出”等信息不相符合,排除D项。
【2014江苏高考 历史】选择中正官的要求是“贤有识鉴”“认真负责”,强调除了道德,更重要的是“鉴人”能力,A项不全面;由于选择中正官的权力在中央,中央对中正官有严格的要求,故方便了中央自上而下地控制官员的任选,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世族”的不满情绪,九品中正制并非意在“安抚”世族,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对官员的考核任用的响贯穿始终,排除D项。
【2017高考历史题全国卷2】材料中陆九渊的思想,概括其大意是,君和吏都是为“民”服务的,民贵君轻,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戴,才能成为君主,因此,这些是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B项正确;“心即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儒学自产生之初,即为政治统治服务,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排除C项;从材料看,陆九渊并不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排除D项。
【高考历史的成绩】材料核心信息是雍正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各项举措,结合所学军机处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军机处是专制达到顶峰的表现,故为什么高考延期就见证历史为C项;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是民主政治,A项错误;材料无从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D项错在爱民无法体现。
【江苏高考2017历史答案】19世纪—年代,“中体西用”是社会思潮的主流,材料不能体现报刊的主体内容,排除A、C两项;近代报刊的发展,是洋务运动及西学传播的结果,并不代表清不控制舆论和报刊,B项不正确;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西学也在不断传人,这些促进了报刊媒体的发展,故选D项。
【2017高考历史题】文件是“有意史料”,虽然有很高的价值,但研究五四运动是全面行为,不能侧重一端,故A、B项的叙述是片面的;收集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必要条件,因为史料是人们认识,解释、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故C项符合题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历史,是为了提高研究历史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历史场景不能完全还原,排除D项。
【高考历史课本】这一减租减息的方针,不仅团结了开明地主抗日,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经济对农民的压迫,调动农民生产和抗战积极性,这一方针确定后,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陆续建立,故A项正确;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主要在敌后战场抗日,B项中的“正面战场”的表述不正确,排除;全面抗战路线的核心是,广泛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持久抗战,C项的表述不正确;的土地方针,适合于创立的抗日根据地,排除D项。
【广东 高考 历史】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在19年形成了中央、省,市,县的四级科技管理机构,因此,较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得以形成,故A项正确;材料虽然阐述了国家各级科技管理机构的成立和调整,但并不能说明科技纳人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说明侧重国防科技,排除B、C项;中苏关系中断在19年,排除D项。
【2015 历史高考】古代雅典民主制度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与其他阶层无关,材料并没有体现各阶层的政治素养,排除A、C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过度强调“能力”和“爱国之心”,即强调公民人性的优点,并理想化,故B项符合题意;公职人员必须按照雅典民主制度享有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D项表述过于绝对。
【高考历史】材料核心信息是文艺复兴运动对思维方法、民族文字和民族的响,这些都突出了对知识分子的响,因为当时的百姓多数是文盲,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故2017江苏历史高考总结为C项;A项错在材料本身无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B项不符合史实;D项本身正确,但错在与题干材料无关。
【高考好的历史题】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实验,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不满,他们的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也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时以大工厂为原型,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有些代表人物还主张暴力革命。但最终因为“空想”而失败。因此,A项正确,B、C项错误,D项错在“改造”上。
h4b高考历史框架h5b材料核心信息两方面,一是2007年前后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比较,二是2008年后服务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提升,2017高考全国卷三历史要完整涵盖这两方面信息,这是经济全球化调整的表现,故高考历史为C项;A项本身错误,经济全球化是历史趋势;B项错在经济全球化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也是获益方;D项错在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新经济兴起。
.h4b答案h5b1危害:破坏e4b历史高考总分e5b;操纵世界白银市场;恶化国际经济形势;导致国际银价暴涨;响中国经济稳定和国民统治稳定。(高考卷二卷2019历史)
2理由;白银国有,使法币与现银基本脱钩;便中国货币基本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响;中央把握了货币垄断发行和对货币价格的维护权;使法币成为稳定的货币,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高考历史题)
评分说明:学生在答题时,不必拘泥于参,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同等评分。但本大题学生各小题总得分,不得超过各小题的赋分值。
评析:割占香港岛、九龙司及强租“新界”是以英国为首的列强不断加剧对中国侵略,瓜分的结果。f4b历史高考总f5b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英国坚持不退还香港,反映了列强的本质和当时中国的无能;f4b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典例f5b二战期间,英国拒绝废除e4b山东新高考历史卷难吗e5b,战后英国重占香港,再次反映了美英对中国的漠,以及国民的软弱。f4b高考历史疾病f5b
评析:从割香港岛到割九龙司,再到强租“新界”,与清朝无能直接相关。f4b尊重历史议论文高考f5b作为一战战胜国,中国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维护香港的抗争,因北洋的软弱,而最终未能实现。f4b江西高考历史f5b二战期间,虽然国民提出了关于收回香港问题的要求,但在英美等压力之下,国民最终放弃。f4b高考历史瘟疫f5b
总之,清,北洋、国民的软弱无能,导致了香港问题的形成与悬而未决。f4b高考历史高分f5b
.h4b答案h5b1改革诗创作题材,创作生活化、现实化;改革诗创作风格,趋向清俊豪迈;促进诗文体变革,创作规范化。f4b高考卷二卷2019历史f5b
2作用:初步扭转诗创作的不良风气;f4b高考历史上成绩f5b推动五言、七言诗的发展成熟;f4b高考历史 全国f5b丰富诗创作的题材,推动唐诗时代的到来。f4b山东新高考历史容易f5b
.h4b答案h5b1不同:韦伯认为一战前,英,德知识界并不支持战争;f4b高考 历史真题f5b英德关系并非严重敌。f4b历史高考能力f5b维希则认为德国精英阶层,中产阶级主战,德国民众则恐惧战争,f4b高考历史卷子带解析f5b全民性支持战争只是当局的动员和宣传而已。f4b历史高考上线分数线f5b
2激进的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思潮和对外政策;f4b2017年海南历史高考卷f5b德国的崛起打破了欧洲国力的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殖民地的需求;f4b2017年历史高考答案f5b三国同盟的推动,德英、德法、德俄矛盾的激化。f4b高考历史课本f5b
.h4b答案h5b1条件;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学说的传播;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f4b北京新高考历史分数f5b
2内容:教育强国,健民,鼓民力;f4b高考选历史f5b开启民智,培养民德,推动政体改革。f4b2014年高考历史全国卷2试题分析f5b
评价:推动了维新运动和教育变革,推动了思想解放,但“教育救国论”目的无法实现。f4b高考必背历史知识点f5b
相关文章
- 2022高考全国卷有几套哪些省份使用全国卷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使用省份
- 将五大连池建成康体养生治病长寿陶冶身心的康疗养生福地
- 空中课堂·备战高考历史关于时空观的学习建议
- 高考时间2023年时间表高考时间安排科目
-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答案历史)文综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法国大革命
- 高考历史世界史常考历史事件时间表收藏
- 09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焦点精选大国崛起
- 试题解析刘娟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题解析
- 红酸枝木家具属于纯实木家具
- 2017年广西高考历史试题
- 2023福建新高考卷历史答案及真题解析汇总(历史书高考)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答案2018】高考历史历史大题的解题通用分类技巧
- 河南省实验中学名师点评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变高唱主旋律
- 高考时间历史17年高考押题卷历史0018年高考全国卷I所有科目参【浙江历史高考】
- 正安国货铺的雕花密齿檀木梳
- 创历史新高2022高考人数11万到20年或才能出现转折
- 高考历史总复习-备考计划-22复习资料-方法-22高考网
-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可巧用三招
- 2020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辽宁高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