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也需要讲政治吗
高考作文也需要讲政治吗
前些时日,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了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排名结果,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毫无悬念地雄踞“十大新闻”之首。这显然是个好消息。与这条消息相呼应的是,国内的主流媒体发布了中国崛起“值得称道的和的特点”的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特点”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这是一个让人百感交集的调查结果,因为这个结果中暗含着一份“尴尬”在。
“尴尬”何在?在于排在前六的“值得称道的和的特点”中,缺乏了“民主管理”、“科学发展”等更具价值,因而也更“值得称道和”的东西在。缺乏了这些了东西,所谓的“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所谓的“民生改善、科技水平”,所谓的“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云云,全都失去了前提和意义,失去了方向和保障,因而也就失去了撼动人心的品格和力量。
此话怎讲?因为缺乏了“民主”和“科学”,缺乏了“民主管理”和“科学发展”,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可能变成蛮干,变成杀鸡取卵,其繁荣也因丧失源头活水,而最终必将成为一现之昙花。不是有一句古诗吗?“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如果说经济发展是“起高楼”,国际影响是“宴宾客”,如果没有“民主管理”和“科学发展”这块坚实的地基,任何人都难以保证最后“楼塌了”的后果。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份“尴尬”在,我们所看重的、在调查结果中排名2017高考热点政治答案的“经济发展”有时却会成为我们的负担,甚至成为我们的伤痕,不是有“带血的GDP”之说吗?正是有这样一份尴尬在,我们所看重的“国际影响”,有时会变成负面的影响。正是有这样一份尴尬在,我们所期待的“民生改善”,有时会成为一句空话,难以落到实处……
所以,即使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然雄踞十大新闻之首,在面对外界的喝彩、内部的自满之时,国人依然应该有一份清醒和自觉;媒体依然应该在“盛世”发出“危言”;主政者依然应该像鲁迅先生曾经说的那样,“在天堂看见深渊”。
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排名前六的“特点”,更应排名“后六”的特点。在“前六”中找经验,在“后六”中找教训;在“前六”中找感觉,在“后六”中找尴尬,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因而,在津津乐道值得称道和的“特点”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的尴尬。
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崛起是过程,而非结果,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停止“崛起”之时,等待它的就是被超越,而它之前所谓的“崛起”也就很可能沦为“被崛起”。
本文作者郭灿金,文学博士,作家,河南大学文学院教师,著有《高考政治学科网》《政治高考背》《高考政治冲刺复习》《政治高考山东卷新高考一》等著作。厉害吧!
在郭老师的新浪博客,文章后的留言都是一片叫政治高考笔友说:“说的好,真正的崛起了么?不就是牺牲大多数和后代子孙的利益,养肥极少部分官僚和奸商么?”
&高考政治题号友说:“是的队伍在一天天的崛起吧,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价格在很快崛起,房价更是崛起的不可思议,蒜你狠、豆你玩是崛起的新生事物,各种歪门邪道崛起的厉害。”
这篇作文语文老师看后纷纷摇头,都说这篇作文难得高分,甚至有跑题的嫌疑。全文虽然也辩证地谈了中国的崛起,但是批判与否定的过多,属于阅卷专家所讲的“抛开材料内涵大谈特谈”,违背了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命题者的意图。
这真是大水冲倒龙王庙-高考作文可以写政治吗自家不认自家人。本来是一篇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一旦扣上高考作文的帽子就要大打折扣。
&成人高考政治考题友在评论春晚时说:“一个好厨子若是想做出一锅好吃的饺子,他当然能做出来。问题是,司务长告诉他饺子需要体现出厨房的精神,经理告诉他饺子需要体现出酒店的风貌,街道主任告诉他饺子需要体现出街道的特色,区长告诉他饺子需要体现出区里的规划,市长告诉他饺子需要体现出市里的发展,他做出来的,只能是春晚了。”
套用这就话,一个考生想写出一篇具有个性的好文章,他当然能够写出来。问题是,老师告诉他要弘扬主旋律,家长告诉他要体现时代精神,同学告诉他要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朋友告诉他要有曾经沧海的无尽感慨,他写出来的,也只能是四平八稳、毫无棱角的高考作文了。
高考作文命题的要求与原则仍然而且必然应该是: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一个让考生一看就傻眼的作文题目,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失败的;从人本主义角度分析,更是非人道的。
“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作为一个命题原则,已经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标准了。还有,“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并不是“让每一个考生都说得很好”。“有话可说”与“说得很好”之间,正体现了考试的精神。
你批判也好,讽刺也罢,本是测验考生国文能力和水平的一场普通考试,已经成为高三毕业生公共意识和道德水准的一张“试2017政治热点高考友对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嗤之以鼻:代买中0万元如何面对?这不是春晚小品吗?考生在作文里都能够做到大义凛然,比雷锋还雷锋。如果在生活中,别说碰到0万元,就是万元的诱惑也很难不动心呀!
教育维系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语文事关国家的话语权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我们了课堂,却遗忘了生活,那么,你不可能成为赢家。
相关文章
- 高三政治老师备考思路
- 高考政治冲刺2017年高考时政热点
- 2017年高考政治线题
- 2023年成人高考(成人高考政治大纲)考试政治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15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汇总
- 22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小雪节气
- 线)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公民的政治生活(解析版)
- 《成人高考政治资料》正式启用
- 2017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简析
- 2020政治高考技巧试题及参(政治理科高考)
- 聚焦湖北应城成人高考作弊案招生咨询机构自曝
- 高考押题2017高考政治最有可能考的知识点
- 考前提醒2023年成人高考10月21日22日开考
- 2015高考政治新课标1卷主观题解析
- 2023全国甲卷文综答案解析参考及真题汇总(江苏政治小高考)
- 浙江高考政治试卷2023年真题详细内容考后发布-2023浙江政治
- 阿奇也将相关情况告知了刘女士
- 2024年河南漯河市舞阳县教育系统招聘高中阶段紧缺学科教师24人公告
- 政治干货高考政治各部分常考点大整理(高考政治刘)
- 北京考試院發布2017北京高考文綜卷政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