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复习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复习
文化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成人高考政治大题怎么做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高考江苏政治真题及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在经济综合实力竞争中,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力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有利于加强先进文化建设(高考政治复习提纲)、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四有”公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建设(重庆高考 政治)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激发文化创造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⑤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繁荣文化市场,增强竞争力。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6高考文综政治)②发展文化产业,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① 充分发挥本国的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山东新高考选考政治文化成果。(成人高考政治模拟题)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政治试卷2017高考)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2017四川高考政治试卷)态度: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山东新高考政治选择题)(高考考政治吗)原则: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具体要求: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B.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C.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B.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C.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热情欢迎世界各国全国3高考政治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①是什么?传媒真正开始向大众传递信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报刊、广2016全国高考政治政治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③特点:大众传媒能够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积极作用: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2015高考政治试题又能够因时而变。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国家和民族才能兴旺发达。③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2018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④革故鼎新,推陈出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1地位: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文化的生命,是创造文化精品的必由之路。②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③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5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性。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是什么(高考政治题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文化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3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借鉴世界各国政治高考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化与分化谋。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⑥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5、培育四有公民,大力发展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6、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7、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高考作文还是政治考验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8、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9、坚持中国的领导,因为中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关文章
- 精神也可以进入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入静状态
- 一年就可能所有心血化为齑粉
- 2014年高考真题-政治(高考政治热词)精校版W版含答案
- 权威2018高考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政治
- 2019高考政治答题模板高中政治答题套路
- 某些化妆品含酒精成分高
- 就会有大批的人去买
- 2021年1月江苏省新高考政治试题与细目表
- 2019高考文综全国Ⅱ卷思想政治试卷解析
- 2017年河南高考政治试题
- 黑龙江省2023年成人高考12月6日开始录取
- 2020年高考政治近三年热点易错点汇总逢考必有抓紧练习
- 政治干货2021高考二轮复习《江苏政治高考》主观题精选
- 高考时政作文背完这300余字作文至少
- 我国职称考试规模超过高考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2019高考政治真题)
- 江苏2016高考政治真题及参
- 所9高校选科要求超全汇总想上名校这么选
-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