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小高考 地理】高考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神奇的地理分界线看着一篇就够了
【江苏 小高考 地理】高考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神奇的地理分界线看着一篇就够了
地理界线是将地域单位加以区分的线或带,地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相对大的地段。按属性可分为:
②社会经济地理界线。如行政区界线、经济区界线等。由于地表地域分异现象多为渐变的,故大多数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常表现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界带,仅少数是清晰的,如行政区界、流域界线、断层构造线等。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19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上摸索出这条线。那时他是从人口的角度看这条线的-上海2016高考地理线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长河孤烟”,占中华民国国土面积的%,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的 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的人口……
那是一条清晰的、几乎骤然就从熙熙攘攘变得人烟稀少的分界线,就好像从南到北的中国人,在接近这条线时会意识到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停止了向外迁徙的步伐。
三线建设、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在它面前都是“小打小闹”。理解中国的一切经济现实,都要从这条岿然不动的神奇的线开始
看上,中国地形分为三大阶梯,地势相对平坦的第三级阶梯,与太行山区、关中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共同组成了胡焕庸线的东南一侧,这可不是巧合。不仅是地形,胡焕庸线毫米等降水量线也颇吻合,这是中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古时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当然,这条线不是自古就有,秦汉时代,西北人口比例远高于现在,然而宋元之际的一次全球气候突变改变了一切,西北地区气温降低,雨水减少。全国人口从此向东南一侧聚集,并随着农业发展稳定增长,胡焕庸线逐渐成型,直至如今。
这条线在如今意味着什么?首先,GDP对比上,胡焕庸线西北一侧,贡献了中国GDP的4.3%
一切就是这么神奇,如今,中国依旧有%的人口居住在胡焕庸线%的风景名胜区也在这一面。
↑美国的人口密度分布算上阿拉斯加、夏威夷及其它的一些海外领地,U型线%,GDP比例约为11%:%。虽然比例没有中国的悬殊,但仍然有地域分布不均的情况。
美国U型线也和“胡焕庸线”类似,与美国的地形、降雨量分割线基本吻合。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西海岸、五大湖沿岸、密西西比平原和南部德州、佛州,避开了中西部地势较高的落基山脉和科迪勒拉山脉。
二战战败后的德国,被“冷战”东西方阵营分区占领,形成东德和西德。而处于东德全境之内的柏林,也被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贵州地理高考),分属东、西德领土。
当年东、西德的分界线,也为今日德国的人文地理分界线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当年分割东、西柏林的柏林墙,今天对柏林的响仍存在。
两德统一25周年之际,德国《江苏 小高考 地理》发表文章《2014高考地理试卷》,充分反映了德国当前的地理分割线和“前东、西德”如今的现实差异。下是柏林夜晚灯光,参照上中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可以看到西柏林目前的繁华程度仍然高于东柏林。
再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卷高考文综地理部分)。整体上,前西德地区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前东德,收入分界线几乎和前东西德的分界线完全吻合。
还有个有趣的指标:每万人的房车拥有数。下显示,前东德地区除了柏林周边,整体的房车拥有数都低于西德。要知道,热衷度假的欧洲人认为房车旅行是度假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爱把车开到公园、营地里,在房车里住上几天。
“冷战”过去了26年,两德统一也已28年,但前东德地区除了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少数城市,其他地区仍和西德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
前西德与东德的面积比例为7:3,而GDP比例为8.:1.25。两地巨大的经济悬殊,使大部分的外国投资仍偏向选择西德地区。
加拿大由于北方太冷,其超过%的加拿大人口居住在距离美国边境2公里以内的南部地区,因此加国的“胡焕庸线”也大致位于此线附近。
了解过澳洲自然环境的人,自然知道这与澳洲地形有关。澳洲超过%的领土是沙漠,而线%。这样看来,澳洲的人地分布,似乎比中国更不均匀。
日本的“胡焕庸线”,则是一个倾斜的矩形。矩形内的关东平原(郑州地理高考)、浓尾平原(高考地理平顶山是什么)、近畿平原(新高考山东地理分数)、濑户内海沿岸和九州岛的福冈,是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矩形内的东京、名古屋、大阪也就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和外国人投资最热衷的城市。而举行以外的地区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几乎都向东京都、大阪京都神户、福冈等地流入。
法国是典型的一城独大(高三地理试卷新高考)型,类似的还有西班牙。大巴黎都会区(地理高考真题全国)的人口就占全法国人口的20%,GDP占全法国近40%。难怪在法国中,大家经常看到“巴黎人”和“外省人”的区别了。
世界的“胡焕庸线”可以较简单粗暴的概括为“深V地带”,该地带内的西欧、印度、中国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当然,还有美国、埃及北部、西非、巴西东南岸、东南亚爪哇等人口聚集地。
整体来看,全球人口分布情况可以参照一百多年前,麦金德提出的“世界岛”理论,他也是陆权说的提出者。他的理论是地缘政治学的核心学说。
麦金德认为,亚欧大陆(北京高考地理2016)实际是完整的大陆,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自然资源占地球的%。谁控制了东欧-中亚广袤的中心地带,就控制了这个“世界岛”,随之也就控制了世界。
最后一张,我们不划分割线,大家感受一下全球人口规模和密度的都市圈,主要包括:
相关文章
- 重磅整理在张世界地图里发现一些被忽略的高考考点附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 现场曝光2022海南高考阅卷原来是这样
- 新高考7省考生家长一定要知道的选科要点
- 2024年山东高考选科要求出炉物理和化学数量上涨25倍
- 【高考地理填空】2024新教材新情境高考地理试题作答技巧热点专题事实上刷题才能出成绩
- 太全了高考地理各模块知识出题点汇总这个暑假你值得拥有
- 2017海南高考地理真题
-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发布九科名师解并提出复习建议
- 历年海南高考地理试卷
- 高中地理哪部分比较难
- 高考几种常见的认知冲突命题思维高考地理必考的基础知识集锦和18种必背大题都是干货
- 2013高考地理复习必须理清的十大概念
- 历年地理高考试题全国高考地理
- 高考干货高中地理最常考的10大模块答题模板
- 【高考地理三卷】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工业区专题看高考地理如何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用手指腹轻轻地从前往后抚摸头发
- 2018海南2021年高考地理资料及答案(高考地理通)
- 【高考调研地理】高中区域地理主干知识点汇总在家复习的同学赶紧收藏
- 高考志愿高考地理软件
- 【高考地理必背】高考地理关于自然灾害的所有知识点总结适合每个地理考生收藏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