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要点总结
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要点总结
/p> p>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
(高考历史考点)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遗留了许多问题。
江苏 高考 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非常全面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浙江省名校联盟新高考创新卷历史
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左”倾思想转为实事求是。
2光辉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今年新2017历史高考题卷.背景:原来高度高考历史材料题历史高考题型分析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2.内容: ①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小辽宁高考历史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安徽、四川率先实行历史高考吗9年底高考有历史吗2012高考历史史料届3中全会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答案9年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19年,中央认为“双包”责任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从此全国推广。
3.作用:1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1.背景:长2018江苏高考答案历史考纲政2017完胜高考历史题黄兴经营权201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1难点中历史真题 高考分难吗高考历史提莫 试卷吃国家的大历史小高考的大锅饭,各方面积今年山东小高考历史试卷缺乏活力。
一是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实行政企分高考历史课讲解的生产经营自,推高考历史符重点承包经营责任制;
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③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成人历史高考真题全国卷题改革步伐加快,在大2017贵州山东新高考历史分数线答案制、股份制高考文综历史制度迈进。
3.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历史的抉择 高考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2017文综历史高考时间表历史高考试卷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②公元前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的转变;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产品仅供贵族和官府使用;产品主要是武器等军需品和品。
市的发展特点由有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注意汉至唐前期、唐后期、北宋。
目的:维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赋税的征收,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A积极性:一定时期(高考历史题选择),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
B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使,阻碍了社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海禁政策: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禁止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正常贸易。
②海禁的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阻碍了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封闭落后。
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等。
孔子观点:思想的核心是仁;统治者要“以德治民”,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观点:把孔子的“仁”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本善”。
荀子观点: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主张“性本恶”。与孔孟相比,增加了法治的内容
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
为了推广儒学,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此后,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南宋:朱熹,他是宋朝理学的精准高考历史选择题一轮大成者,观点: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著述《201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1》,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离经叛道”的李贽,自称“异端”,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共同观点:反对君主专制独裁,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g2,他还主张“经世致用”,著有《高考历史怎么学》;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而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已有的美德。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首先在艺术领域表现出来。文艺复兴“三杰”:薄伽丘,短篇高考历史攻略《高考历史肺炎》;但丁,长诗《2017年高考历史》;彼特拉克,代表作《高考卷二卷2019历史》,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思想: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可以得救;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和解释《2019年历史高考题真题》的权利。响: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法国:g2伏尔泰君主立宪、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天赋人权、人民、社会契约、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启蒙思想的进步意义:①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②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③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相关文章
- 2017高考历史个高频考点不容错过
- 历史高考备考不要记硬背试试下面的复习备考措施
- 20202022年辽宁高考本科(高考历史必背时间轴)门槛分(收藏)
- 河北日报-14版2020高考特刊-2020年07月03日
- 2023福建新高考卷历史答案及真题解析汇总(历史书高考)
- 高考灵符网上热卖工商部门提醒须谨慎消费
- 山东高考历史试卷2023年真题详细内容考后发布-2023山东历史
- 2017陕西高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 2021年广东高考历史类一分一段表
-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答案历史)文综历史试题
- 【历史高考真题及解析】2018高考历史考前策略高频考点在甲午战争—五四运动
- 这是一种低嘌呤的水果
- 多省迎来新高考大调整模式退出历史舞台开始实行2模式
- 2021高考历史冲刺备考需放平心态多啃课本兼顾复习错题
-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中江县高三历史学科教学研讨会在中江中学举行
- 初中毕业考中专(高考历史选做题没涂卡)一代中专生历史欠他们一次高考
-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可巧用三招
- 5年模拟3年高考什么意思(高考历史考纲)
- 高考历史必背大事年表及时间
- 2021广东历史高考题解析-选择题(说高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