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备考笔记(2014高考历史江苏)专题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高中历史备考笔记(2014高考历史江苏)专题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响到它的国际地位;
A、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
B、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C、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内容和意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艺术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二为”方向的提出和“双百”方针的继续执行。19年10月,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总方向。
2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初具规,
、响:“人才断层”,“文化断层”,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响现代化建设。
②、19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③、19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办学自;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大;中外大学加强交流;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国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隶历史高考笔记,全国响力的高中历史学科服务平台,每天提供高考历史考试题干货知识、学科指导、备考策略及在线答疑!
相关文章
- 2017高考历史个高频考点不容错过
- 当时因为黄花梨材料枯竭
- 高考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高考延期再见历史历史高考推迟
- 历史分的高考状元理综满分300分如今活成这样
- 高考历史考纲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
- 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及训练(高考历史褚润)
- 30年高考的回顾与思考
- 高考30年高考见证了历史
- 高考的前世今生21年前就有了
- 2022年高考历史难吗2022高考历史全国卷
- 高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j5b历史立足主干知识紧扣时政热点
- 2018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新疆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18高考试卷历史高考提纲18高考历史全国卷2国二卷线超清版试卷(今年高考山东卷历史难吗)
- 2017新课标全国卷2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高考历史)
- 高中历史会考必背知识点有哪些高频考点
- 高考历史必考重难点知识框架表解国内外历史大事年表
- 十年前那场暴雨高考
- 2017年小高考将于3月18-19日进行
- 2017年浙江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