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历史

历史

历史知识梳理之高中历史之通史版之维新变法义和团和辛亥革命

深受高中生欢迎的高考学习指导网站2024-05-25历史山东新高考历史分数线
历史知识梳理之高中历史之通史版之维新变法义和团和辛亥革命,山东新高考历史分数线,衡水高考历史,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他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历史知识梳理之高中历史之通史版之维新变法义和团和辛亥革命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他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但他们的思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p>

   19世纪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粱启超、严复等。

   1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早年接受严格的儒家传统教育。后来接触了许多西方社会学说。他在广州办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维新改革理论。他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撰写了《高考历史囗诀》《高考历史瘟疫》等重要著作,将儒家经典斥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者。

   【新高考山东历史】他借孔子的改革来论证当时改革的合理性,预言人类社会必经“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只有实行维新变法,中国才能由“据乱世”进入“太平世”。康有为称儒家遵奉的《2017浙江高考选考历史》《2014历史高考》《成人高考历史》《高考历史特点类型题》《高考历史》《高考见证历史》等“六艺”均为孔子假托古圣贤王的言行所作,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素王”。也就是说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大飕风”和“火山大喷火”般的巨大响。康有为这样做,是因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梁启超发表《高考历史答题》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存的思想。他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他还把“伸民权”与“开民智”联系起来,认为“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历史高考题北京新高考义”,并且把开学校、广民智为设议院的必要条件。

   严复早年留学英国,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近代中国向两方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他是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他主张国家属于人民,人民应享有自由和权利、他译介了《中高考历史》《历史高考分》等许多重要的西方社会科学名著,其中响的是e4b高考历史 必修一e5b。他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白己的维新变法主张,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就会走向灭亡。他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历史高考题目人。

   谭嗣同是冲决历史高考史实罗的勇士,发表e4b高考历史题黄花岗e5b,深刻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提出“冲决高考历史雅典”,表达了对君主专制统治的义愤。1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1 公车上书【新高考创新卷历史】15年春,日本逼签e4b历史书高考e5b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闻讯,立即发动各省举人,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并征集到1300多名举人签名历史上把这次活动称为“公车上书”。上书还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由各府、县民选产生,可以“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闾”,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由于保守官僚从中阻挠,“上书”没能上达给皇帝,但却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响。甲午战后,时局危机,人心思变,维新派提出旗帜鲜明的变法口号.明确提出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2 维新运动的蓬勃展开

   【新高考模式历史人数】“公车上书”后.为了争取更多士走夫和知识分子的支持和参与,维新派决定先办报,以开通风气。15年七八月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e4b思索高考历史e5b,向京官赠阅。同年12月起改名为e4b高考历史冲刺e5b,由梁启超等人编写文稿,介绍西学,分析国际形势,宣传变法维新。15年8月,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在北京成立 强学会以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为宗旨.得到了文廷式和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要员的支持。一些外国传教士也加入了强学会。不久,康有为离京南下,成立上海强学会16年初.北京强学会和e4b山东历史新高考一卷试卷e5b被查封;不久,上海强学会也随之解散。维新运动虽然遭到挫折,但风气已开。16年8月,e4b2017江西高考历史e5b在上海创刊.梁启超担任主笔短短两年间,该报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维新派通过开学会、办报刊的方式.宣扬维新变法,使更多的人和参与政治。议论时政、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2017高考三卷历史】17年11月,德国强占腔州湾。康有为闻讯后.连续向光绪帝上书,痛陈时局危机,请求变法康有为的主张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光绪帝下决心变法维新。1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救亡团体-高考历史帮保国会;保国会以“保固、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北京、上海设立总套,各地设立分会。在保国会响下.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18年6月11日,光绪帝亲临,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历时113天,史称“百日维新”。

   【江苏高考改革历史】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维新派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较为激进的措施搁置起来。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在康有为、梁启起等人的提议下.光绪帝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改革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政治方面: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等。经济方面:京师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保护和励发展农工商业发展;提倡兴办农学会等民间团体;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的书刊。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高考大纲历史】新政之初.慈禧虽没有表示异议,但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她早就做好了随时的准备。变法的第四天,慈禧太后利用光绪帝赴颐和国向她请安之际,将事先拟好的三条上谕交给光绪帝,要求革除翁同锌的一切职务,逐回原籍;授任新职的二品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统帅北洋三军。随着变法的不断深入,新旧势力的冲突日益尖锐。光绪帝为贯彻自己的改革措施,下令将阻挠改革的两名礼部尚书及四名侍郎革职,任命谭嗣同、刘光第、杨锐和林旭等人以四品卿衔担任军机章京,办理新政事宜,参与维新变法。慈禧对光绪帝的这一举动极为恼怒。慈禧加快了政变步伐.不断派人到天津与荣禄密谋。那时.京津一带盛传秋季慈禧偕光绪帝去天津阅兵时将废掉皇帝,形势越来越危急。在一筹莫展之际,雏新派决定求助在华列强,同时尽力争取袁世凯,以获取他的武力支持。18年9月16日.光绪帝召见袁世凯。破格提拔他。袁世凯表面对光绪帝和维新派信誓旦旦.暗中却与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密切勾结。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新政。令旗人自谋生计的法令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人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反对变法的势力。1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继而大肆搜捕雏新派,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扬锐、扬深秀和康广仁等六人被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他维新人士、参与或同情变法的官员被罢官、监禁和戍边。新政内容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康有为和粱启超在政变的前一天,分别成功逃亡香港和日本。谭嗣同本来也可以远赴日本,但他甘为变法献身,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令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被捕后,他如归。4 变法的意义

   【高考历史排行】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强、救亡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圆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欺凌。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康有为、粱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雏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共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19世纪末,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终于汇集成席卷中国北部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原是民间结社组织。他们习武练拳,怀着朴素的爱国激情,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到10年春夏间,势力遍及京津地区。

   1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组成联军,借口义和刚,发动侵略战争。他们从天津进犯北京,遭到义和团顽强阻击。八罔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在西逃途中发布“剿匪谕旨”,并指令李鸿章等与八国联军议和。八国联军的军队在北京被允许公开抢劫三日。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3.e4b新东方高考历史e5b11年9月,八罔联军胁迫清签订e4b历史高考取消e5b。它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1 孙中山和兴中会的建立18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高考历史提分个资产阶级草命团体-高考历史状元兴中会,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提出要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2 同盟会威立和的提出1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中国近代辽宁高考历史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以e4b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e5b为机关刊物。不久,孙中山在e4b高考历史变革e5b中.首先提出民族、民权、民生Ⅲ-大主义,随后义系统阐述,形成了指导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的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的核心内容,指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核心是土地问题,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以解决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集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利和发展虽济的共同愿望。辛亥革命是思想的一次实践,孙中山还根据的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e4b山东高考状元1分历史e5b,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3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粱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康有为、梁启超认为中国人民没有进行革命的资格。革命党人发表文章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 在宣传革命理论的同时,革命党人还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其中,11年4月黄兴等人在广州发动的起义最为,因难烈士后来被葬于黄花岗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起义虽然不断遭受挫折,但是推动全国革命进入。

   【山东高考历史录取分数线】e4b山东新高考试卷历史e5b签订以后,清内外变田,试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15年秋.清派大臣出洋考察.18年,清宣布以九年为期预备立宪,同时颁布e4b高考历史博客e5b,开始改革e4b历史高考范围e5b仿效了日本宪法的一些内客,因为在当时立宪各国中,日本宪法最重君权,e4b见证高考历史e5b在保障“君上太权”的前提下,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等自由.给予臣民极为有限的权力。清在行宪呼声中没有多少建树,反而于11年5月匆忙宣布成立2016历史高考江苏届责任内阁。这届内阁包括4名汉族大臣、9名满族大臣,其中皇族成员占了7住.史称“皇族内阁”。这激起全国各界的普遍不满。革命党趁势而起,辛玄革命终于爆发。

   1 武昌起义11年是农历辛亥年.这年l0月10日,武昌城内革命党人率先起义。起义胜利后.建立湖北军.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脱离清廷宣布独立。正在美国的孙中山听到消息后.取道欧洲于年底回到国内,经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投票选举,孙中山以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闰高考2017历史答案任临时大总统。

   2 中华民国建立和e4b新高考山东历史e5b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3月,颁布e4b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2e5b,规定:“中华民国之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其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近代中国高考历史事件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

   3 辛亥革命的历史童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高考历史方法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南京临时成立后.清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掌握军政大权。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提出议和。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政局“非袁不可收拾”的舆论。在上述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袁世凯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 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很快便撕下了民主共和的伪装,向革命党人举起屠刀。13年,袁世凯在上海制造血案,派人刺了主张议会政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宋教仁。残酷的事实使孙中山等革命派从陶醉中清醒过来,再次举起斗争的旗帜。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但很快失败。

   【历史大事年表高考必记】袁世凯在“二次革命”以后,解散了国会,废除了e4b高考领航历史e5b,公开废弃了辛亥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孙中山等革命派积极参加了这场运动。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忧惧中去。

   【海南高考历史2017】袁世凯后,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把持中央政权,拒绝恢复象征民主共和制度的e4b历史高考必考e5b和国会。为反对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维护e4b小高考 历史e5b,孙中山于17年发动了护法运动,并在广州召集非常国会,成立中华民国军,自任大元帅。由于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护法运动很快失败。但是,孙中山没有气馁,继续探索中国的出路10年底,他返回广州,重新组织军,发动了第二次护法运动。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叛乱.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辛亥革命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叫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2017高考历史江苏的热情;那时,群众性自发的爱国运动此起被伏,特别是15年为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高考有历史嘛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上述因素使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高考历史大题论题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士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