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物理

物理

吉林高考生物理只得1分坚称试卷被掉包惨遭打脸

深受高中生欢迎的高考学习指导网站2024-02-01物理高考物理考前辅导
吉林高考生物理只得1分坚称试卷被掉包惨遭打脸,高考物理考前辅导,高考物理化学,高考成绩前几天就出来了,这几天,所有高考生都在忙着报志愿,也有个别是复核的,无论如何,基本已经尘埃落定了。6月28日,一名名叫刘芯彤的高考物理多难上申诉,说自己的高考物

吉林高考生物理只得1分坚称试卷被掉包惨遭打脸

高考成绩前几天就出来了,这几天,所有高考生都在忙着报志愿,也有个别是复核的,无论如何,基本已经尘埃落定了。

6月28日,一名名叫刘芯彤的高考物理多难上申诉,说自己的高考物理成绩和平时成绩以及预估分数相差巨大,只有17.5分。而她向吉林考试院申诉,要求查验笔迹时,遭到了对方的推诿。

贴文下方,她也给出了自己的准考证、高考分数,以及平时考试成绩排名的片,能看到她平时的成绩看上去不差,但高考总分是2分,其中理综只有1分,的确不太好看。

虽然这位考生给出的平时成绩等“证据”,其实没啥说服力,但事关高考,还是引物理高考考点友的重。

尤其这几年的确冒出过一些高考舞弊案,证明就算是最严格的高考,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依然有人为操作的空间。所以,会不会这次真的有人舞弊呢?

然而反转来得又快又狠,因为这位考生真的把事情闹得太大了高考物理题型归纳总结上说,还协同父母一起到了当地教育部门,闹出了不小动静,最后考试院、部门以及学校校长不得不接待了她以及她的家长,也直接让很多媒体到了这件事情。

首先,当地考试院的负责人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版本的说法。原来从来都不是考试院推诿,正常流程的查分复核,早就已经办过了。

只是考生在看到核验无误的结果之后,依然非常不满意,又又要求复核,甚至做笔迹鉴定,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复核流程,也从来没有过先例,所以拒绝了。

也给出了复核结果的告知书,里面显示,复核的范围包括了查验是否为本人答卷、是否存在漏评、漏统分等,个人感觉比较详细,结果为给分无误。

但她在自己的“爆料”贴文中,完全没有提这件事,只一味地说考试院推卸责任、没给出答复。

来到这里,事情其实已经挺清晰的了,就是这名考生说的话,具有大量的个人主观成分,可信度不怎么高。

她咬不放的一点,就是考试院没有给她展示具体的答卷内容,也“不敢”做笔迹鉴定,这就属于典型的对流程不了解,全靠个人臆测了。

全国各地,高考成绩复核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一般只会查验一些硬性的项目,比如是否本人、是否算错分,不包括评分宽严,更不包括笔迹鉴定,而且全程只会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进行,不能展示给考生看。

不是拒绝帮忙,而是考生本人的那些要求,实在是太过了,要是人人有疑问都来这么一遭,高考复核工作怕不是到了9月都完不成。

直到几个小时前,考生依然在不依不饶地发表“控物理高考公式友们有了经验之后,眼光已经通透了不少,不再买账了,高赞的评论基本都是在质疑。

一场闹剧,如今已经走到了尾声,只是不知那些个剧中人,还能不能清醒过来,或者说,愿不愿意清醒过来。

在官媒调查跟踪的同时,高考物理学史友们同样没闲着,找到了该考生的其他社交平台账号,结果还真让她露了馅。

首先,在某条动态中,该考生给出了她用来估分的重做答卷,结果是几条大题全对。

这种“证据”,本就是做不了数的,更可笑的是,这番蛇添足的操作反而让她暴露了。

区大V正经的老邪 指出,她的答案是抄的,也是自己给自己批的,为何如此肯定,因为她连抄都抄串行了。

自己抄错了都不知道,反而还打个满分,可想而知她是有多迷糊,怕不是连题目都还没懂,看来17.5分还真的就是她的真实水平。

&s2018年高考物理友发现她在4月份发表的一条动态,同样是展示了自己批的卷,理综每科都在分以上,还颇为自豪地说了句“从不到100分学上来的”。

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学渣奋起直追,继而逆袭的故事,但其实这次模拟考试是线上考的,而在这之前,她的线分的水平。

所谓的“平时成绩2017高考物理答案”、“分以上是常事”,指的也是线上考试的成绩,但老实说,线回,可操作空间还极大,能说明什么呢?

再结合她的高考成绩,以及肉眼可见的劣迹,个人猜测,17.5分就是她的真实成绩,没有掉包,没有舞弊,要求笔迹鉴定这种胡搅蛮缠的操作,说不定是故意为之。

因为她也知道不可能实现,只要一直不实现,她就可以继续用阴谋论调,让自己保持“受害者”的姿态。

从她那个抄串了答案的“全对高考卷”来看,伪装优生,在她那已经不是高考物理电学占多少分次了。

她本就是个只能考二三十分的学渣,眼看着高考临近,父母殷殷期盼,那种压力和焦虑感,相信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懂。

想不让父母失望,就得考个好成绩,但自己能力就在那,再努力也没法平地坐火箭(高考物理实验题),那就只能从“分数”本身下手了。

分数说白了,不就是一个数字嘛,只要能编,而且不让捅到老师、学校那里去,这个谎就可以一直圆下去。

后来还有了线上考试,人为操作起来更加便利了,也许她就是沉溺于不劳而获的虚荣感中无法自拔,也没有再努力学习,直到高考将她打回原形。

自称经常考分的人,到了高考突然只获得17.5分,虽然自己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毕竟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面对父母的追问和亲戚的异样眼光,该怎么办?

不是自己水平的问题,那就只能是别人的问题了,但高考能编的理由实在有限,不外乎是算错分了,或者直接被掉包了。

相信很多小伙伴,还记得2年前闹得满城风雨的苟晶事件,当时花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还牵出了好几十年前的责任人,最后却发现是个诈胡。

在镜头前多次扮演受害者角色,一脸痛心地恳求得到公平答复的苟晶,原来也是个欺骗者。

在被拆穿之后,还在中露出冷笑,“就算是我夸大其词了,你们又损失了什么?”

一个谎说多了,到最后自己也会当真,就算最后被拆穿,也很难再反省,更多的是找借口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因为承认自己的过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只有淬炼过的心志才能做到,而非人性本能。当一个人习惯说谎之后,TA的内心,早就无法承受这份重量了。

回到这名反复要求复核成绩的考生身上,道理也是一样的,真相如何,其实已经非常清晰,我相信她自己也心知肚明。

但为了逃避诚实带来的痛苦,她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圆谎,最后事情越闹越大,终于到了自己无法收场的地步。

2020年,广东湛江一名考生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母高兴不已,花了几万块在村里大办宴席,挂横幅,还打算让孩子戴红花游街,结果动静太大,把当地教育部门给惊动了。

教育局一看不对啊,如此高考物理全国一卷的孩子,怎么自己不知道呢,结果一查才发现,那名考生线分,所谓的录取通知高考物理学渣上买的假证。

大概率就拿着学费到外地随便干点什么,假装自己在“上大学”了。被拆穿之后,他也始终没有认真反省,也没有复,而是选择了离家出走。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一味谴责这些说谎的考生,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塑造,都是经年累月的,当我们看到一个说谎成行的孩子时,更该思考一下,是什么塑造了他们现在的模样。

为什么长期以来,孩子的谎话都没被拆穿,家长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他们对孩子的期待,以及教育方式,又真的合理吗?

最后还是回到文章开头那名叫刘芯彤的考生那里,这一次可以说是在全国范围内出名了,教训非常深刻。

但法律上的惩罚,应该是没有的,人生路还长,在这个阶段吃点教训,某种程度上是幸运的,毕竟如果是在未来,很可能就不是丢个脸、被父母打打骂骂这么简单了。

而我们作为围观群众,也可以以此为参考,去反思一下自己作为学生,有没有类似的行为,或者作为家长,有没有尽到了最基本的了解和尊重孩子的责任。

特物理与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