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再放大招选物理再也不会吃亏了
上海高考再放大招选物理再也不会吃亏了
小伙伴们,还在为要不要选择物理而犹豫不决吗?从今天起,咱们再也不用为选物理纠结了!因为新政策证明,高考选物理不会吃亏了。
你需要知道的是:今天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海南物理高考(2017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发布。并明确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当参加某一选考科目人数少于保障数量时,将按照保障基数来进行等级赋分。
同时,2018年上海市高考招生录取将率先从物理科目这一保障机制。为在新形势上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16高考物理》坚持公平性和科学性原则,提出构建选考科目保障机制。
此时,你可能觉得这一保障机制会有不妥?小编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该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只会更公平和更科学。
我们知道,上海的新高考政策之下,文理不分科,考试科目为3+3模式,除了语、数、英三科必考之外,学生可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历史、地理、政治六科中任选三门,即加三科目。
与此同时,考生升入大学继续学习的专业基础要求需要得到保障,考生选科状况也应该与国家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这是构建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的重要基点。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看来,物理学科是一个引领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学科。
朱邦芬说,“进入21世纪,物理学在解决诸如后摩尔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能源、新一代的功能材料、生命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上仍然起着、并将继续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就高中物理教学的定位看,朱邦芬指出,它不应仅仅为高校选拔人才,而是应该奠定我国高中以上学历公民的基本素质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我国大多数理工科人才,其文史基础主要是在高中时期打下的;大多数文科人才,其自然科学基础也主要来自高中教育。在这个意义上,国家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谁赢得高中,谁就赢得未来。”
其实,对于学习文科的小编来说,一直不能理解物理学科为何物,所以当初分科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科,原因就是为了逃离高深莫测的物理。
虽然小编可能只代表一部分学不会物理的人,但是在现实中,物理学科学习难度较大也是很多学生都有感受的。
同时,一些高校在提出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时也并未提出明确要求,出于功利化心态,一些考生可能会选择田忌赛马的方法,以使得自己的高考总分能达到化,而并未考虑自身实际的志趣特长。
2018年开始,上海市从物理科目开始建立选科保障机制,并建立有关引导机制,要求高校更加精准地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正是未雨绸缪,旨在促进学生选考情况与国家育才需求之间的平衡和统一。
对于孩子要不要选择物理?家长们也有着长远的打算。一部分理性的家长,并不会单纯从博弈的角度,主张孩子弃选物理。不少家长从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孩子不要放弃物理。
就如正在就高二的小杨同学一般,虽然物理成绩在年级不属于拔尖,但她还是在听取了父母的建议后决定选考物理。
“首先从高校的招生科目上看,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直接挂钩,高考物理电学占多少分,没有好大学上。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一些理工类名校在大多数的专业招生中,明确物理是必选。如果放弃物理,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报考这些学校的入场券。我们可以接受孩子物理等级考拿不到A+,甚至A,但不能接受没有报考这些学校的资格。”如今,有了物理科目的相关选科保障机制,家长和孩子就更加心定了。
就如诸多专家指出的那样,要让各科目选考科目更加均衡,离不开高校发挥的“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
例如:2017年沪上高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显示,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明确提出,学校所有与物理直接相关的专业,只接受加试物理的考生。
而一些偏理工科的院校,可能出于招收生源方面的考虑,没有明确提出物理的选考科目要求。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学不应只盯着选才,还应该更加重育才,同时,大学应该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高考考生更加理性选考,对需要物理学科做支撑的专业,引导高校更加明确提出选考物理科目的要求。
小编明确告诉你,启用保障机制,既有助于为国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基本生源,又有利于给考生稳定预期,解除后顾之忧,为考生真正按个人意愿自主选考提供基本保障。
很显然,有了保障机制,有了人数保障的基数,选考物理的考生至少在赋分方面不会吃亏。
据统计,从2017年上海市高考选考科目人数与学生录取高水平大学(物理与高考)的相关数据显示,全部上海考生考入高水平大学的比例约为20%。而选考过物理的考生,考入高水平大学的比例为.4%。
其中,选考物理(高考物理通)考生这一比例为22.6%,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考生这一比例为40.6%。而选考化学(物理高考题目)考生,考入高水平大学的比例为14.5%。
教育界专家是这样说的:保障机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考生家长在选科时,更加趋于理性,结合考生学科特长、生涯规划,合理选科。
小伙伴们,即使政策有所改变,对咱们来说也是受益匪浅的,所以别怕,要加油~
相关文章
- 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考普通类(高考物理课件)逐分段统计表
- 2017年海南高考试题物理
- 高三物理期末试题
- 2023广东高考分数线分
- 物理老师高考备考可分为哪几部分
- 2021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汇总
- 2017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文字版
- 高考在即这些考场规则要牢记
- 2013年高考高考物理题目
- 去糖化的背景下山东新高考物理难
- 河北对口高考和普通高考的区别
- 2017江苏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 2012高三物理寒假复习锦囊(高考物理框架)
- 攻略高考物理实验题的3大核心解题方法你需要知道
- 浙江首考天难到捶墙物理难10倍政治考懵了
- 物理类考生赢麻了2023高考多省市文理录取比例出炉差异大
- 高三学子高考加油这份备考锦囊请收下
- 2017年江苏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高考物理小题狂做答案)
- 202017物理高考全国卷1广东高考物理类分数线(物理高考要求)
- 2017高考物理答案-湖南卷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