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语文

语文

2017高考北京卷语文试卷评析

深受高中生欢迎的高考学习指导网站2024-01-11语文2012语文高考
2017高考北京卷语文试卷评析,2012语文高考,高考语文易错,整体来讲,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稳中有变。“稳”是题型稳定,经过2013、2014的两年调整,2015、2016的两年沉淀,2017年的试卷在试卷结构稳定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和创新,可以说也是

2017高考北京卷语文试卷评析

整体来讲,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稳中有变。“稳”是题型稳定,经过2013、2014的两年调整,2015、2016的两年沉淀,2017年的试卷在试卷结构稳定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和创新,可以说也是应有之义。“变”是内容创新,在各个模块的题型限制下,增加了部分主旋律的内容。

2015、2016两年的社科文阅读都考查了科技类的选材,而2017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了“文物的展示与保护技术”这一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兼顾“人文与科技”的角度在题目上,将两个语言基础题合为一个,增加了成语、诗歌与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考查的题型,更加灵活,可圈可点。

另外,这次的三个材料中有两篇来湖北高考语文作文,其中一篇还是领导人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讲话。这也提示各位考生时事热点的重要性。

今年的文言《湖南语文2017高考》是苏轼的一篇议论文。一方面,这反映了近几年“人物传记淡出高考”的大趋势,另一方面,这也是北京高考偏爱宋代作家作品的一个体现-高考2017语文北京2013《全国高考语文试卷》,2014的《高考语文英语》,2015和2016的诗歌,都是宋代的文学作品。

诗歌考查了王维的山水诗,这也延续了前两年的风格。赏析题同样是多材料的比较阅读,难度不大。

大阅读《语文高考山东》是一篇以河流为重点的抒情性文化散文,这是北京自主命题以来考查最多的题材类型-2017高考全国卷 语文2016《广西高考语文》,2015《2017语文高考难吗》,2013《浙江高考 语文卷》等,都是或写景、或状物的抒情性文化散文。

题型上,2014年以前,北京高考的阅读题都以概括、理解、评价为主,2015、2016两年加入了更多赏析的要求。而2017年的题型则综合两者,把概括和赏析的要求结合起来考查,比例更加均衡。

除此之外,大阅读最后出现了一个和名著阅读有关的选择题,与文章内容联系不大,应看作名著阅读考点的具体体现。

虽然自2014年起,名著阅读就已经在高考题里有所体现,但2017是首次明确划定了名著考查范围、《高考语文满分》给出样题的一年,因此,今年的试卷中名著阅读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考查就格外引人。

其实,无论是在各区一模还是在一些高中自己命制的模拟题中,微写作和名著阅读的结合已经是一个被广泛练习过的考查形式了。同时,本次微写作将六本必读名著分散到三个小题中由学生任选,可以说也是在为学生降低难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刻的名著与人物来进行写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名著阅读的考点结合,今年的微写作在文体要求上显得比较模糊。学生更应该有意识地明确每个题目的写作任务:“简述情节并简要评论”的介绍性文段应当以清晰明确为佳;“以花喻人并陈述理由”的议论性文段应当以分析说理为主;“描述雕像及其意图”的则不过是一个略作变化的描写抒情性文段,应务力于优美动人。

题型上,今年的高考作文仍然保持微写作三选一、大作文二选一的命题形式。大作文也延续了前两年“命题作文为主,议论文、记叙文分开,记叙调想象”的大趋势,可以说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纽带”无疑是一个与集体、社会乃至国际局势都有着密切关系的话题,学生要么对于家庭、班级的和谐有所体悟,要么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有所了解,方能写出具体充实的文章。

“为共和国拍照”则是一个想象类的命题作文。与前两年的作文相比,想象未来的祖国是一个既有依据、又较开放的要求-2017北京语文高考不像“心中的英雄”那样已成过往,也不像“神奇的书签”那样天马行空。在写作中,学生应注意以小见大,在想象的场景中设计具体的人物和情节,不能把作文写成一篇空洞无味的赞歌。

总体来看,2017年的高考主要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北京的试卷结构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终于趋于稳定,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化;二是高考更多地要求学生具有时代的、国际的视野,能够对看似泛泛的大道理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其实,如何在同样的话题中写出个性化的思考和表达,是未来每一个考生都要去思考的问题。(2013上海高考语文)

高考恢复40年,改变了许多人云南高考语文友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LJ秋:填报志愿往往决定今后从事什么职业,这真的是人生大事。顺其自然:大学期间重要的是要掌握做事、做人的方式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6月7日,在河北衡水市二中考点外,几位穿着红色的家长在等待考生时合影留念。当日,2017年高考拉开帷幕,全国0万考生在考场内展示所学,众多家长在考场外等待,给考生以鼓励和支持。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甫一结束,各地高考作文题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焦点。人们如此热烈地讨论、分析,不仅因为这是一道分值的考题,更是希望从中寻获时代发展的号角与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