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环境必背知识点雾霾
高考地理环境必背知识点雾霾
雾霾,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状况,也是中高考的重大考点。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分享高考地理环境必背知识点雾霾,欢迎阅。
雾是自然形成的,霾是人为造成的。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共同的气象条件: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较低,近地面出现逆温,对流运动弱,当冷空气活动弱,大气环流稳定,静风或微风条件下,近地面水汽和尘埃不易散失,在近地面凝结,形成雾霾天气。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多发季节:深秋至来年初春。
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形成在城市及其郊区。
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
雾消散的原因,一是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面雾滴蒸发。
特高考地理分段
相关文章
- 地理课程极端强的暴风雪地理视角重新认识雪
- 2023年全国Ⅰ卷高考理综试题及参2023真题试卷答案完整版解析
- 开始运营1200平米卖场的李时珍健康精品超市
- 【高考地理必背】高考地理关于自然灾害的所有知识点总结适合每个地理考生收藏打印
- 2017江苏地理高考答案014浙江高考地理j5b地理強調綜合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
- 【高考地理押题】你知道中国没有的地貌景观是什么吗世界上最罕见的个地理自然景完方知人类渺小
- 2019年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高考全国卷一地理试卷)
- 2023河北高考地理试卷难度大吗河北高考难度如何
- 杨翌2016高考新课标2卷地理试题解析
- 2023年高考广东地理卷命题来源及综合评价
- 【海南高考地理题】各省级轮廓有趣的手绘中国地理分界线张搞定中国地理
- 挑战地理首考考前一小时的策略考场提分是关键
- 2023湖北高考地理答案解析参考及真题汇总(非典高考地理)
- 2017高考地理答案-卷【d高考地理】
- 地理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 2023江苏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高考高手地理)
- 重磅整理在张世界地图里发现一些被忽略的高考考点附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 2016年北京高考地理试卷顺义三模试题及答案
- 江苏小高考现地理神题微信开机封面系几月拍摄
- 高考复习地理基础知识整理(2018地理高考全国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