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线题到底选哪个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线题到底选哪个
原标题: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线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线题有人选B,有人选D。真假难辨,所以到底选哪一个好?
25.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响。下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很多同学看到这个题的新高考历史一卷反应就是,这不考查唯物史观吗,最主要的肯定要从经济方面去考虑,湘江流域经济发展了,开发程度更大,所以人口增幅就比较大,所以选B毋庸置疑。
但是我们仔细一想,选第二项又有点不符合常理,因为在我们的知识储备里面,湘江流域的开发程度或者是经济发展程度,在两汉时期间并没有超过江浙的迹象,另外,我们知道,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出现了趋势,主要就是因为江南得到开发,而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三吴地区,位于江浙一带,换句话说,在这一时期,江浙的开发发展程度应该高于湘江流域,那按道理来说,它的人口增长幅度也应该大于湘江流域啊,所以在这里,我们只在经济方面找原因,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土地兼并是各个地区都存在的情况,甚至江浙一带会更严重,楚越之地,本来就地广人稀,靠自然增长,很难出现材料中湘江流域增幅比较大的情况。浙江历史高考真题项和第三项已经说明不了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考察一下第四项有没有可能,也就是说外来移民流入湘江流域的比较多,使得湘江流域的人口增长幅度要高于江浙一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汉时期,南方有没有外来移民的情况,据学者统计,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次比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其中今年高考历史题黄花岗次就是秦到西汉,迁移的区域主要是长江中游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江西,中下游这就是今天的江苏,安徽南部地区人口迁入比较少。迁入的路线主要有:经汉水过江陵向南再溯湘江而南;从南阳盆地以南的江汉沅湘流域迁入长江中游江南地区。所以根据学者统计,在汉代,是存在北人顺江而下南迁的情况的,而且,相对而言,迁入湘江流域的人口相对较多。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湘江流域人口的具体变化情况,据《2017高考历史海南卷》所载,永和五年140年的户口统计,零陵、长沙、桂阳、武陵四郡的人口密度分别为元始二年2年的6..4..3.22和1.24倍。让我们看两个表格:
很明显,在人口增加长率这方面,长沙、桂阳、零陵超过豫章和丹阳,更是远超会稽郡和吴郡。所以,这一时期,湘江流域的人口不仅大幅度增加,而且增加幅度远超江浙地区,显然,在排除湘江开发超过江浙的前提下,这是有相当数量的外部人口迁入所致。那么,到底这些外来人口来自何方,因何而来呢?
事实上,这些人口大部分来自北方,主要是中原,从西汉后期王莽政权的末期到东汉初,黄河流域陷于大规模的战乱,而且当时南阳、汝南、颍川、河南等郡,都是人口相当稠密的地区,到西汉后期人口密度基本都已超过每平方公里100人,在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人口压力更大,剩余人口必定要流向开发程度低、人口密度小的南方。当时,北部受到匈奴的威胁,西南、西北、东北又先后出现地方割据,只有南方比较安定,所以成为人口迁移的理想之地。北人南迁主要是顺江而下。顺着沔水汉水南下,接着又沿着湘江南下。从这个角度来看,湘江流域很可能因为自然地理环境及水路的便利而吸引了比江浙地区更多的移民。
所以,综合考量,选D比较好,那么问题也来了,你觉得选哪一个比较好?你觉得,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个题出的偏不偏?难不难?欢迎评论留言!
相关文章
- 快2023高考全国乙卷真题答案解析仅供参考(新高考山东历史)
- 高中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最详细历史大事年表
- 刚刚2021湖南高考分数线分
- 2017年浙江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今晚6点起网上可查
- 名家辅导冲刺之2011年高考历史考点预测
-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答案历史)文综历史试题
- 高三历史老师如何做好备考计划
- 初中毕业考中专(高考历史选做题没涂卡)一代中专生历史欠他们一次高考
- 高中历史全部重要知识点大汇总
- 如何查询往届高考成绩有哪些方法
- 程先生自诩是现代农民
-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3卷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福建高考试题答案历史【高考历史估分山东】
- 高考历史满分秘籍高考历史解题常用史学观点
- 现在可能还买不到一台越野车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历史河南省实验中学鲍雪丰分值比重有调整注重思维考查
- 「高考历史小论文模板」2015江苏高考历史
- 山东省高考历史全国卷表高考历史大事年表(高考历史 选择题)
- 比如动物毛发粉尘花粉等
- 高考历史篇教你如何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