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历史

历史

2017年新高考改革历史试题

深受高中生欢迎的高考学习指导网站2024-04-22历史点知高考历史
2017年新高考改革历史试题,点知高考历史,2017高考历史题黄兴,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1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

2017年新高考改革历史试题

  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

  1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

  13.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各个国家路径不同。其中以军事力量完成统一,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国家是

  15.“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此公报应发布于

  18.19年,“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佳话,紧接着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是

  19.19年4月,广东省领导向中央汇报:“我们省委讨论过……向中央给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先走一步”是指实行

  20.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

  21.将下列“中原王朝”与同时代的“边疆民族”相对应(高考历史辅导)。(历史高考吗)

  22.民族融合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小高考历史复习)。(高考历史改进)

  14年10月,卢梭的灵柩运到巴黎,受到当地民众的隆重欢迎,有人举着“《2017高考卷三历史答案》是立法者的指路明灯”的牌子。后来的评论者认为《高考历史史实》是民主主义的基本教科书,也有人说他是各种专制主义的依据,还有人认为卢梭是法西斯主义的鼻祖。所有这些说法,无论是褒是贬,都断章取义地发挥,不符合它的整体思想。我们应当说他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

  材料一一战期间,欧洲协约国劳工短缺,从中国招募了14万劳工。梁启超曾说:“在法国之华工,在美国之华侨,多有与其职务之外,实力以裨助战事者。国内各埠之华商,以种种方便为物产上之协助,皆其显著者也。然则,我友邦似不能以一二人一二事之怠慢,而抹煞我全国人多数之热诚。”

  材料二据顾维钧回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仅获两个席位,而巴西由两席增至三席。法国外交部解释说:“一个国家在和会上的地位是要由该国在战争中威胁与俄国所做过的努力来确定的……中国对协约国方面实际帮助甚少,而巴西海军曾巡弋南大西洋,保护了协约国运军火的船只,对协约国贡献甚大。”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对日抗战。当西方国家实行绥靖政策时,中国战场如火如荼,爆发了平型关、台儿庄等一系列战事。据统计,二战伤亡人数在00万人以上,其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为00多万人。罗斯福曾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联合德国夹攻,在近东会师,隔离俄国,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26.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在一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了怎样的待遇?(2017高考历史题全国卷2)

  27.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二战结束前后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2014江苏历史高考)

  28.你怎样看待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和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历史高考议题)

   卢梭发展了社会契约学说,提出在民,认为人民是政治共同体的者,是由人民所同意的人组成的;

   26.作用:一战:中国虽然未出兵,但中国民众对协约国战事不乏助力,包括劳务输出、国内华商、外国华侨赞助;

   待遇:一战后巴黎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作为战胜国仅获两个席位,国际地位较低。

   27.表现:在改订新约运动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跻身大国会议;成为联合国四大发起国之一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虽然,弱国无外交,但是,一个国家若能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正义事业做贡献,仍然能够凭借努力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一般层面: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和中国在战争中所做的贡献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