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的个高频考点
2020高考历史的个高频考点
2020高考即将开战,你准备好了2017高考历史题黄花岗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频考点,供大家参考阅!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
1罗马法经历了《2017高考历史全国卷三》万民法《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的演变历程。
②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官告示及习惯法等。
③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等。
①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罗马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
118年,英国“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可以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美国的17年宪法,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在民原则、中央集权原则以及联邦与州分权原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
3中央集权原则:“联邦与州分权”的联邦制原则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与州实行分权原则。
①19年法国大革命,最终了君主制;18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①过程:18年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高考历史元》的颁布,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特点: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为首的东西两大阵营之间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对峙,全方位的对抗。
①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其内部虽然有着矛盾和分歧,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的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两极格局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1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220世纪年代末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
①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政治方面: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①对世界市场而言: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②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对殖民地而言: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④对国际关系而言: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争霸战争的发生。
2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材料,使世界贸易范围规模迅速扩大。
9世纪中后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战时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是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质是试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粮食税,是以经济手段为主,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实质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斯大林时期,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措施,19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较短时间内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国民经济获得较大发展;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②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④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①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同时它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②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1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主要有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欧盟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合作程度,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2017海南历史高考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体现了南北合作,由大国主导。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范围最广、规模;各国差异;松散性、开放性,合作程度较低。
①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科技发展的推动;交通和通讯手段进步,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实质是发达国家新一轮资本的全球扩张。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历史高考 表)形成(高考历史分数)发展 (山东省高考历史题)高峰(中国高考的历史)的历程。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具体各不相同。
3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力,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4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的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
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2014江苏历史高考次理论大综合,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机器生产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对处于危亡的国家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响。
3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陷,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
相关文章
- 2021年广东高考历史类一分一段表
- 2017年海南历史高考试题新变化海南历史高考热点有哪些
- 2017年海南历史高考试题新变化
- 史上最难的一次高考全国只录取了27万人
- 高中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考试内容或更重实践与创新能力
- 高中历史30个必考点总结高分必备
- 2022年江苏高考状元
- 2022年江苏高考试题答案历史【新高考对选历史的】
- 查询高考成绩出现0分多半是这4种情况如果是第3种不必慌
- 宝宝的饮料应该天然健康一些
- 「五三高考历史」历史十大专题汇总公式提分必备
- 揭秘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历程2010年方案被搁置
- 新东方名师徐芳颖解析2017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历史答案
- 常振亮先生散文19年的高考回忆
- 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
- 这是中国药制剂与大健康领域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盛会
- 27高考历史答案-山西卷【高考历史复习】
- 高考分数-高考分数是多少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试题